第294章 修壩蓄水-《大宋燕王》
第(2/3)頁
“我們立即行動吧,全軍北上雙峰口,修壩蓄水。”
楊叢義一聲令下,各將帶著宣威軍馬上行動起來,沿河北上,準備修建攔水壩。
宣威軍一到雙峰口,便在山丘上扎營,隨即開始砍伐合抱粗的大樹,不論怎樣修壩,都少不了大樹。
楊叢義帶著姚昶等人在雙峰口山丘上仔細觀察河灣地形和谷口寬窄,他們要修建一個既能安全快速蓄水,又能隨時摧毀的壩體。
商討許久后,終于有了具體的壩體方案,楊叢義畫了簡略的修建圖紙。
按他們的設想,以數十丈高的巨木從山丘上,斜插至河對岸山谷底部,兩邊同時開始,只在河谷中間留下數丈寬的出水口,等雙向斜插出一個四丈寬的基礎壩體,便將稍小的樹木橫丟入河中,將出水口堵住,山谷外水流一小,就可以將沙石從壩體巨木縫隙中間傾倒下去,用沙石把流速降低的河流填堵,最終修成一個高五丈長十丈寬四丈的木混壩體,等到蓄積到足夠的水,便挖開壩體兩頭的山丘,讓大水將木混壩體沖毀。
修建壩方案確定,宣威軍便馬上開始加緊采伐樹木,山丘兩側靠近河口地方的樹木全被砍伐掉,以便開挖泥土。
不久之后,在山里躲避戰禍的那梭鎮百姓趕來,他們足足有六七百人,攜帶的工具十分齊全,伐木的鋸子、斧頭,挖土填埋的鋤頭、鐵鍬和竹筐,更幸運的是,他們之中還有幾個木匠。
楊叢義將那梭鎮幾個主事人和工匠召集到一起,把修建斜插木混壩體的方案跟他們細說之后,工匠們又提議進行一些細小的修正。
修正過后,修建的壩體更加牢固,攔河填土石的速度也會加快,也許用不了一天半時間,攔水壩就能修好。
由于那梭人到來,帶來了趁手的工具,伐木速度進一步加快。
同時整個修壩隊伍也進行分工,五百人伐木,六百人搬運,四百人修建基礎壩體,剩余的人縫制麻袋,開挖土石。
隨著一聲聲整齊的口號,一根根稍作處理的巨木被拖進河中,又一根根斜立起來,一頭插在河底,一頭架在挖好坑槽的山丘。
半天時間不到,一百多根大樹左右斜插,基礎壩體建成,從上邊往下看,樹木排列的整整齊齊,似乎看不到縫隙,但從下邊看,縫隙還不小,河水還在嘩嘩流去。
楊叢義帶著工匠親自檢查了壩體,確認無誤之后,一聲“截流”,幾十根稍小的樹木被丟進數丈寬的水口,接著上百個裝滿土石的麻袋也隨后丟進去,將水流堵死。
下游水流頓時變小,片刻之后,河已見底,截流成功了。
宣威軍、那梭百姓在一陣歡呼后,馬上開始以沙石樹木填充壩體,同時又在壩體外側堆積沙石,為木頭壩體增添一分助力。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都县|
会宁县|
万盛区|
濮阳县|
黄石市|
依安县|
江阴市|
古交市|
荔浦县|
天台县|
佛学|
霞浦县|
高碑店市|
龙里县|
辽中县|
彭山县|
赤水市|
九台市|
获嘉县|
喜德县|
三河市|
蚌埠市|
安阳县|
南岸区|
贵阳市|
金堂县|
类乌齐县|
新沂市|
敦化市|
齐齐哈尔市|
榆中县|
乌拉特前旗|
南昌市|
横峰县|
西华县|
青田县|
大港区|
琼中|
同仁县|
三原县|
日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