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道長險勝-《大宋燕王》
第(2/3)頁
楊叢義臉色微變,他雖然武藝低微,但也能看出對方絕對不是庸手,如果要他上,估計過不了十招就得落敗,到時候丟了自己的顏面事小,丟了大宋的顏面,回去以后追究起來,他可就沒有前程可言了。
黃大人不懂武藝,看不出張柳的深淺,便以為是楊叢義隨便找來應付場面的,但在大庭廣眾之下又不能跟他細說,于是笑道:“大人,下官方才一戰已經有些疲憊,張道長一手劍法頗有火候,區區一塞爾柱武士,足以應付的下來,還請大人放心。”
黃大人見楊叢義不為所動,堅持要張柳出場,他也沒什么話說。轉念一想,即使這場落敗,從整體來看,也是一勝一負,并不是太傷顏面,不管到哪,都說的過去。想到此處,便點頭道:“也好,那就由張道長代表使團出戰。”
楊叢義抬手道:“道長,有勞了。”
張柳抬手回道:“楊大人放心。”
旁人退開之后,場中只剩張柳與他的對手。
兩人對視一眼之后,幾乎同時拔劍、拔刀。
一刀揮出,刀劍瞬間相交,火花四射,金鳴之聲瞬息鉆進眾人耳中。一場精彩的比試,一觸便發,一時間,場中刀來劍往,你攻我守,二人步走龍蛇,騰越翻動,刀影劍影難以分清,敵我難以分明。數十招過后,仍然是棋逢對手,高低難分。
但廳內也有不少略懂武藝之人,自然能發現場中較技之人都是高手,不論彎刀或長劍,攻擊防守都各有特點,是以二人前邊十幾招看似兇狠,招式凌厲,其實都在攻擊中留有后手,是以兇險的招式試探彼此深淺,一招一式看似能一擊斃人性命,但并未真正發力。
等到二十招過后,場中形勢驟變,刀劍極少相交,幾乎都在尚未觸及之時便已分開,收招變招頻繁,腳步更加靈動沉穩,似乎是在尋找機會,又像是在彼此挑逗,一招一式全然沒有先前的凌厲和崩天裂地的氣勢,看起來軟綿綿的,頓時讓人興致大減。
但由于二人動作慢了下來,他們臉上的神情,被眾人看的清楚,只見他們神情十分專注,雙眼緊緊盯著對手的每一個微小的動作,對手稍稍一動,便跟著變動步伐和招式,始終保持一定距離,每次攻擊也如毒蛇吐信,一擊不中,便回刀劍護身,再尋其他時機。
二人這般,一來一往,似乎相隔許久才斗一招,如此這般不溫不火又斗十招,仍然不分勝負,眾人都有些不耐煩了,懶得再看,舉杯品茶,時不時觀望一眼,只想看看最終是誰勝誰負,這比武過程,對他們來說已經沒有任何吸引力。
但在略懂武藝的圍觀者看來,此時場上正是緊張萬分,勝負將分之時。只要任何人有一個微小的疏忽,對手便能一招定勝負。
楊叢義此時也心頭一緊,看來他還是低估了異族武士,原本以為張柳出場,以他頗有火候的劍法能迅速解決戰斗,不想對手戰斗經驗十分豐富,一招一式,謹慎又機警,即使張柳武藝強他幾分,可由于生死相搏的戰斗經驗不足,也難以取到半點便宜,相持到四五十招,也沒能找到一擊制敵的機會。
以他的觀察估計,若不是張柳心性堅定,面對僵局,不急不躁,恐怕早已被對手找到破綻擊敗。但要是如此這般繼續戰斗下去,以對手豐富的戰斗經驗,張柳勝出的機會十分渺茫,最終難以避免要落敗。可他自己武藝低微,眾目睽睽之下,也不可能使什么花招,出手相助。
看來這場比試張柳要敗,但愿他不要受重傷才好,楊叢義能做的只有默默替他祈禱。
斗劍許久,始終找不到取勝的機會,張柳也很著急,但他知道對手不是平庸之輩,戰斗經歷豐富,戰斗意志也異常強大,如果所料不錯,他應該是一個久經沙場,但為人低調的戰將。
初交手時看不出他的鋒芒,以為只是武藝較為高強,誰知十幾招下來之后,每一招都被他提前判知,不是輕松封擋住,就是以兩敗俱傷的殺招化解,他小心謹慎,對方卻更加機警,找不到合適的機會絕不輕易進攻,只以虛招不停的引誘,誘惑他上當,誘惑他出錯。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阳县|
大方县|
津南区|
中方县|
勃利县|
宣化县|
宁陕县|
会同县|
忻州市|
台东县|
莱州市|
宣武区|
小金县|
静乐县|
漳州市|
南涧|
织金县|
黔西|
长岛县|
岚皋县|
北安市|
思南县|
阿拉善右旗|
乌兰浩特市|
大姚县|
海伦市|
赣州市|
潜江市|
乐至县|
奈曼旗|
大田县|
新泰市|
登封市|
宁海县|
永定县|
杭锦旗|
巍山|
堆龙德庆县|
雷山县|
德阳市|
龙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