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85章 改造針盤-《大宋燕王》


    第(1/3)頁

    除了練軍,還有好多事情需要準(zhǔn)備,后勤供應(yīng)尤為重要。

    百艘船,七八千人,一路下南洋,去西洋,少則兩年,多則三年五年,全員吃喝就是大問題,為安全計,所有糧食全部要自帶,以免遇到危機時,難以應(yīng)付。還有藥材、輔食、蔬菜、肉類等等,都需要一一提前采購到足夠數(shù)量。

    潮起潮落,光陰流轉(zhuǎn),時間轉(zhuǎn)眼就到九月下旬。

    十天前,郭青已經(jīng)將宣威軍所需的最后一批糧食和咸菜運來昌國,江愷給他結(jié)算錢款后,楊叢義又跟他簽了一紙關(guān)于回易船隊后勤物資供應(yīng)的契約,將回易船隊八千五百人后勤供應(yīng),除軍資軍械外,全部交給他采購。為確保海上生活所需物資一樣不少,楊叢義還給他請來了不少老水手,盡量幫他補全物資清單。

    關(guān)于是否跟船供應(yīng),二人做過一番溝通后,發(fā)現(xiàn)無法確定,郭青則即刻離開昌國,去采購物資運往泉州。至于采購花費,楊叢義預(yù)先支付三萬貫,其他后勤費用要等物資運到泉州港,再找回易副使湯鷽領(lǐng)取。

    明州地處杭州灣口,是錢塘江入海口,航運發(fā)達,商貿(mào)繁榮,往來于明州、高麗與倭國之間的商船很多,自然也是造船大港。

    楊叢義從泉州帶著戰(zhàn)船回到昌國后,就立即去明州*二十艘兩千料海船,可以新造,也可以是下海三年以內(nèi)的舊船翻新。從要求交貨的時間上來說,一個半月造新船肯定不夠,若收購舊船翻新,時間就綽綽有余。

    造船之事確定之后,楊叢義每隔十天左右就親自去明州看一次,及時掌握造船進度,又什么事情不能確定,也能及時商討解決,總體看來,一個半月應(yīng)該不會有太大問題。

    在沈縉解決旗語問題之后,楊叢義再次找到他,跟他討論針盤問題。不管是戰(zhàn)船還是海船,雖然都已經(jīng)用上針盤,但都比較簡陋,就是一根指針,再加一個裝水的碗,指示的方向并不是很準(zhǔn)確,不教營指揮等各級軍官和舵手識別和使用,他們基本不會。

    楊叢義拿出一張草圖,放在桌上,指著草圖道:“沈兄請看,我以為可以把針盤做成這樣,圓盤中部凹陷如碗狀,四周對稱標(biāo)刻東南西北四個大方向,兩個方向之間再分出六個刻度,如此一來,磁針指示的方向就更加精確,發(fā)現(xiàn)船有小幅度偏轉(zhuǎn),就能及時調(diào)整,海上夜晚四周漆黑一片,船隊在海上航行一旦偏離方向就十分危險,特別是到了南洋以后,遠(yuǎn)離大陸,一旦晚上看不見前船,后船方向偏離,沒有跟上船隊,就很有可能迷失在海上,大海廣闊無邊,運氣不好,甚至?xí)肋h(yuǎn)迷失。”

    沈縉把草圖拿過來仔細(xì)看了看,道:“楊兄說的有理,之前我也有這樣的顧慮,也有改改針盤的想法,只是沒有想到太好的辦法。這個改法很好,拿到針盤之后,只要看得懂針盤就能辨得明方向。只是根據(jù)楊兄這個草圖來看,制作起來怕是有些麻煩,中間凹陷,四周刻上二十個刻度都還好說,針盤上加蓋子卻不容易。”

    楊叢義笑道:“沈兄想多了,我雖想在針盤加上蓋子以后指針也能看得清楚,但現(xiàn)在是不可能的,等從西洋回來,或許才有可能。現(xiàn)在我只是想,在不用針盤的時候給它裝上蓋子,保持里面的水不會漏出來,磁針也不用拿出來,等需要看方向時直接打開蓋子,不需要再倒水進去,不需要再翻磁針,能如此就行,應(yīng)當(dāng)不難吧。”

    沈縉看著草圖思索片刻,然后道:“還是有些難度,針盤加蓋不漏水,這樣的針盤用起來是很方便,但做起來怕是很難做成。陶瓷的肯定不行,若不另外保存磁針,不小心摔碎針盤,磁針很可能隨之丟失。除非都做成木頭的,但木頭泡水時間長了會腐爛,也不能保存長久。”

    楊叢義道:“木頭的就很好,船一直泡在水里都沒事,針盤用個三五年也沒問題,不需要一個針盤用幾十年,若有需要,多刷幾遍桐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水、防腐蝕。就用木頭制作一批,沈兄以為如何?”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水市| 靖江市| 应用必备| 灵武市| 沐川县| 通江县| 水城县| 揭阳市| 扶沟县| 连云港市| 扎赉特旗| 安平县| 涿州市| 习水县| 新沂市| 新闻| 囊谦县| 苍溪县| 江津市| 达拉特旗| 韶山市| 临西县| 兰考县| 达孜县| 株洲县| 永济市| 壤塘县| 中卫市| 江源县| 越西县| 司法| 兴化市| 余干县| 夏津县| 资兴市| 仪陇县| 泸定县| 宾川县| 炉霍县| 荥阳市| 莱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