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應征不成-《大宋燕王》
第(1/3)頁
不知疲倦的趕路,八天之后,四人趕到懷寧。
當天晚上,陳大人設宴,為四人接風洗塵,懷寧衙門主要的官員都到了。按理說,他們是來募軍的,身份是武人,官位又不高,文官不可能都來,但陳大人親自設宴,給足了楊叢義等人的面子,其他人也不好不來,畢竟陳大人的面子,他們還是要顧及。
酒宴一開始,楊叢義四人便以后輩之禮,先敬陳大人一杯酒。環顧滿桌,陳大人進士及第的出身,又是知軍,地位最高,第一杯酒先敬他當之無愧。第二杯酒,四人敬謝懷寧官員款待,以及對募軍之事的支持。第三杯酒,滿桌共飲。
幾味菜過后,楊叢義起身舉杯道:“叢義能有今日,全賴陳大人不吝提攜,從太湖縣到懷寧,給了我許多機會,后又經大人舉薦,才得以進入武學,方有今日,大人之恩,沒齒難忘!敬大人一杯!”
陳大人笑道:“你能今日的成就,全賴你實心用事,為朝廷舉薦可造之才也是為官者的本份。你從太湖縣走出去,如今又回來,也是機緣,有句話你要記在心上,前路漫漫,來日方長,要堅守本心,萬萬不可懈怠!”
二人舉杯同飲。
接風宴,算是公眾場合,楊叢義不好和陳大人閑話家長,便向眾人大致介紹了這次回易督造之事,造船建軍貨物采購等事,也說明了厲害。眾人對揚帆出海,經南洋去西洋極西之地很好奇,畢竟那些地方很少有人能去,六十艘的船隊,出海回易更是沒有聽說過。
楊叢義又把西洋極西之地的情況跟大家做一番介紹,眾人這才對那個地方有些模糊的了解。
在座的都是讀書人,對漢唐盛世多少都有了解,從海路要去的國家,漢唐時從陸路都能到達,不說安息、大食,跟天竺的聯系,從漢時到唐末一直都沒斷過,一直都是翻越高原大山,經過吐蕃再到天竺,唐朝時多次遣使出使天竺,大食就不用說了,安西都護府差不多跟大食接壤,發生內亂,他們的王子直接逃到長安,在長安住了幾十年,后代也一直都在長安。
只不過世事變幻,大唐衰落,直到如今,已經有兩三百年,西邊有夏國阻擋,西域諸國早就不通了,斷絕了來往,要是海路能通,當是好事。
眾人舉杯,對楊叢義他們所做之事,又是一番祝愿。
募軍之事,陳大人早已知會各縣,第二日一早,楊叢義等四人分兵兩路,楊叢義帶著江愷去太湖縣,沈縉跟林嵩留在懷寧,以這兩地為中心,分頭招募。
沈縉、林嵩當即就在陳大人提前選好的地方,立起招募大旗,當日就有不少人前來應征,擁擠不堪,幸好有衙役幫忙維持秩序,不然就憑他兩人,怕是得亂成一團糟。
招募標準是統一的,十五歲以上,二十五歲以下,身體建康無疾病,良家出身,無犯罪記錄。符合條件的,登記姓名、年齡和籍貫,發放銅錢一貫,作安家之用,同時告訴每一個應征之人,三月二十日務必要在懷寧集中。
應征之人每人一貫錢安家費,這對普通人非常有誘惑力,特別是家中兄弟較多,而田地較少的平民之家,能有一人自食其力,家里的負擔就減輕不少,況且現在宋金和議,兩國不打仗,也不用有太多擔心。
第二日,太陽初升,沈縉、林嵩一來到招募處,就見院子里人聲鼎沸,不下百人,全都在等待應征登記。
亂糟糟圍在院子里怎么行。沈縉當即叫來衙役,吩咐他們把應征之人請出院外,等開始登記時,一個一個進來。
衙役當即就去驅趕,將人全部趕出門外。眾人雖怒,但衙役沒人敢惹,只能忍氣吞聲退出去。
“大人,既然是募軍,你們將我們趕出去,是何道理?國難當頭,既然是募軍,讓我等從清晨等到日上三桿,又是何道理?難道我大宋丟失的土地還不夠多嗎?”
被驅趕的人群中忽然有人高聲質問,紛亂的院子為之一靜,眾人聽得質問,都停下腳步,回頭望去。
正在整理名冊的沈縉臉色一變,起身道:“剛剛是誰,站出來。”
人群里安安靜靜,無人回話。
“都聾了!剛才是誰亂叫,自己出來!”衙役立即吼叫起來,沖進人群就要一一盤問。
林嵩厲聲道:“院內的,無人站出來,全部取消應征資格!”
應征人群里頓時混亂起來,都開始左顧右盼,看看是哪個多嘴的惹事,連累他們
出言譏諷上官乃大罪,何況是一個平民,打板子、吃牢飯是跑不脫的。
在這里募軍,沈縉、林嵩二人便是主官,誰能應征,誰不能應征,都是他二人說了算,第一次出來做事就有人挑戰他們的權威,還出言譏諷,身為太學生的他們,如何咽的下這口氣,勢必要找出來,教訓一番。
“兩位大人不用擺威風,我乃相州薛望。”一人從人群中走出,在人群外站定,看著沈縉與林嵩,臉上毫無懼色。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桂县|
新建县|
迁安市|
太仆寺旗|
寻甸|
昌乐县|
阿克苏市|
平度市|
大荔县|
永春县|
崇左市|
望都县|
莱西市|
德安县|
丰台区|
肥东县|
广东省|
武陟县|
都匀市|
铜梁县|
阿克陶县|
修文县|
大田县|
莱芜市|
于都县|
中牟县|
安仁县|
句容市|
梨树县|
曲松县|
定襄县|
区。|
昭平县|
临海市|
马关县|
平南县|
青阳县|
阿克苏市|
上蔡县|
仪征市|
宜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