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36章 夢溪筆談-《大宋燕王》


    第(2/3)頁

    武學雖然比不上太學,但基本制度也跟太學相差不大,只要表現好,公試私試都是優等,兩年三年就可直接授官,這也是一個不錯的入仕途徑,就是路子有些窄,前途遠沒有太學出來的遠大,故而有志之士,能進太學,能進各種私家書院的,就不會想著進武學,久而久之,武學就成了擺設,沒有好的苗子,自然就不可能有參天大樹,出棟梁之材。

    一直看書到二更天左右,有些疲意,楊叢義才放下兵書休息。

    睡之前看了一眼湯鷽,只見那小子睡得還挺安穩,不彈不動。

    第二天開始,又恢復了正常的學習生活,早上練習一兩個時辰的武藝,等到天亮,能看到書上的字跡,才會放下兵器,進演武堂讀書。

    湯鷽對那晚喝醉之事一字不提,楊叢義當然也不會提起,畢竟那是很尷尬的事情。

    武學的生活,一日一日又一日,除上課就是習武,平淡,沒有任何波瀾。

    平淡的日子總是過的很快,不知不覺就到了寒冬臘月。

    一場大雪,銀裝素裹。

    這天在石室火爐邊上課,講完了《李靖問對》中的一次問對之后,武學博士黃忱讓武學生自己復習領悟,然后背誦今天學習的內容,他自己則拿起一書,在旁邊閱讀。

    等楊叢義把學習的內容背完,忽聽黃忱道:“武學七書馬上就全部學完了,以后你們需要自主學習,每月我會來五次為你們解答疑問,要是有什么想問的,趁我現在每天都在這兒,可以隨時發問。”

    大家能有什么疑問呢,還在認真學習的也不過三五個人,真正想靠學好兵法,實際應用獲取戰功的,也只有楊叢義一人,其他人都是想混個一官半職就夠了,包括學的還很好的湯鷽。

    因此無人發出疑問,黃忱也是很無奈,武學就是這樣而已,到如今能有三五人在學,就已經很好了,還能強求什么。

    “楊叢義,你讀書最勤,當是有大志向,但要想所有成就,只讀武學七書遠遠還不夠,等你把武學典籍學完讀通之后,就該看看其他書籍,圣人先賢的著作,應該要有所涉獵,畢竟大宋是文人統治,要擴大自己的眼界,不然難有作為?!秉S忱點名楊叢義,他十分看好這個學的快,又刻苦的學生,以免他把路走窄了,便提醒一番,至于其他人,看得出來,并沒有多大的志向,也就不提。

    楊叢義謝道:“多謝先生,先生教誨,學生謹記在心?!?

    黃忱點頭,笑道:“最近在太學生中流傳著一本書,以前不曾見過,我也借來看了看,發現很有意思,其中諸多記述對將領領軍打仗有實用之處,你也可以看看?!?

    楊叢義問道:“不知先生所言,是何書?”太學生看的書,能跟打仗有關?他不太相信,文人沒幾個想打仗。

    黃忱將書合起,書皮面向楊叢義,回道:“《夢溪筆談》。此書是仁宗年間的進士沈括,在晚年所寫的一本隨筆,其中內容龐雜,記述了許多適用的技術,行軍打仗可以借用,運用得當,就能出奇制勝。”

    楊叢義心里一驚,太學怎么會流行起這種書來,記得兩個月前,他們連針盤都不知道,難道是被刺激到了?

    隨即答道:“多謝先生,有時間我一定買來,仔細研讀?!?

    “好了,今天的課就到此為止。下課。”說完黃忱起身。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田县| 忻州市| 徐闻县| 二连浩特市| 兰州市| 上蔡县| 怀安县| 弥渡县| 德惠市| 马关县| 吴江市| 安达市| 英德市| 新和县| 黄山市| 邹平县| 班戈县| 阿克| 延寿县| 闸北区| 益阳市| 南漳县| 孟州市| 舞钢市| 岳西县| 晋州市| 涪陵区| 万山特区| 托克逊县| 河北区| 太仆寺旗| 额济纳旗| 灵武市| 彝良县| 佛山市| 象山县| 崇文区| 信宜市| 阿城市| 安塞县| 调兵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