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三章 孤島-《永不下車》
第(1/3)頁
突兀的責任感,并不是在看過“匿名者”的留言后,才有感而生。
回憶過往的二十一年人生經歷,類似的感觸,早已有過很多次,即便一時沒有用語言明確的表達出來,也不代表他方然就是自絕于整個人類世界,一心只顧自己是否能永生不死的、沒有任何情感的冷血動物。
情感,也許是脆弱的。
但催生出這情感的動機,卻又是真切的。
一個人,哪怕再怎樣有能力,也沒可能從甫一降生便能自立于世界。
方然的童年,記憶寥寥,絕大多數回憶都被黑色的恐懼所占據,除此之外,便是莫可名狀的列車夢境,但用不著仔細回憶,他也能想起無數微不足道的往事。
從孤獨無助的童年,一直到此時此刻,完全是藉由外界,藉由人類社會的存在和運轉,自己才能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孩童,逐漸成長為一個具備起碼知識和能力、也擁有起碼條件去放手去追尋永生的人。
人類社會演變到今天,每一個體之間的千絲萬縷聯系,越來越緊密,魯濱遜式的人物早已不復存在。
何況即便《魯濱遜漂流記》,也只是一部科幻小說,而非紀實文學。
提到這篇小說,對人類社會組織與運行狀態不甚了了的人,往往信以為真,拿來作為“人類文明對個體并無太大意義”的論據,方然就幾次碰到過這種情形,當然,受限于時間精力,他從未和持這種觀點的人辯論過。
魯濱遜,且不談這只是一個虛幻角色,即便他真的存在,也經歷過《魯濱遜漂流記》里的荒島求生,這又能說明什么呢;
甚至連作家丹尼爾*笛福都知道,面對冷酷無情的大自然,一個現代智人,即便三頭六臂也無法長期維持生存,所以才在小說的敘述里,讓魯濱遜幸運的得到了沉船上的不少工具、耗材,作為荒島求生的啟動物資。
不僅如此,但凡有理性的讀者,都能很快意識到這樣一個現實:
魯濱遜,他并非獨自降生到荒島,從呱呱墜地開始就一個人面對兇險萬分的自然界,而是有人類世界的成長、學習和磨煉經歷作為起碼的基礎。
倘若沒有這種基礎,譬如“狼孩”,方然倒不懷疑它們能在吉兇未卜的自然界生存下來。
然而那種生存,顯然和人的生活不搭邊,而更像是動物。
當今世界的每一個人,無一例外,不論身份地位、自身條件如何,全都是人類文明所撫養、塑造的人類之一分子,這論斷,無關乎于某一個人的家庭出身,經濟情況,也和這某一個人的知識能力、眼界品行沒有任何的關系:不論善人,還是惡徒,不論耄耋,還是孩童,都是構成“人類”這抽象概念的微小單元。
正是這聚集起來的一個個人,組成了人類,繼而,以人類文明的方式,共生共存。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唐山市|
锡林浩特市|
彝良县|
治县。|
始兴县|
淮南市|
白玉县|
台江县|
织金县|
龙岩市|
华宁县|
砀山县|
东乡族自治县|
马关县|
穆棱市|
惠州市|
城固县|
清河县|
郸城县|
毕节市|
黄平县|
岳阳市|
苗栗县|
塘沽区|
建平县|
司法|
安新县|
公主岭市|
获嘉县|
昂仁县|
册亨县|
屏东市|
尼玛县|
蓝田县|
彭水|
马公市|
桃江县|
庆元县|
原平市|
沙坪坝区|
姜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