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說的是事實啊,而且我爺爺養大了他,已經是仁至義盡,難道還想擔著我爺爺后人的名頭,再說了,人家姓康,沒準心里早就不樂意我叫他小叔呢。”顧喬喬笑著看向康山,“我說的沒錯吧康叔。” 康山,“” 連玉紅忙打圓場,“你這丫頭,廢話這么多,趕緊和阿澤去看你姥姥,晚上媽給你們包餃子。” 然后熱情的拉著李翠花,笑得極是真誠,“這孩子被阿澤慣得不像話,昨天剛進村,就拿著棒子給子書一頓打,咱別和她一樣,來上炕吃糖” 連玉紅雖然沒有什么文化,但是待人接物就極是伶俐。 話里話外的,不但沒貶低自己的女兒,反而讓大家覺得顧喬喬和秦以澤夫妻恩愛。 所以,李翠花是大人,不能和孩子計較。 李翠花的臉色好了很多,也跟著笑了起來,這事她聽說了。 說昨天顧喬喬剛回來,就拿著棒子追著顧子書打,有的人說進了城脾氣更大了,也有的人說,顧子書那孩子太皮了。 在不管管,還不得上天呢。 隨后,連玉紅伸出手,推著顧喬喬的后背,“早點去早點回來,媽今晚上給你們包酸菜肉餡餃子” 顧喬喬嘿嘿笑了。 不過沒有笑意的雙眼卻掃過了那兩個人,這兩人穿的一般,是自己做的棉襖,外面套了一件卡其布的外衣。 外衣很新,顯然是過年做的新衣服。 康山家里有四個孩子,三個兒子一個女兒。 兒子正是半大不小的年紀。 干活不頂大人,吃的卻和大人差不多。 所以康家的日子一般。 當然了,這村子里除了幾個出去跑買賣的,其他人的日子,也就普普通通。 八十年代的北方農村,此時還跟不上改革開放的腳步。 所以,和南方相比,總要差了幾年的距離。 而這康家,顧喬喬上輩子沒聽顧天峰說他們家發財了,那么他哪來的五千元借給妹妹呢? 五千元,半個萬! 即便是三年后,在這石頭鎮也是一筆巨款。 顧喬喬跟著秦以澤朝外面走去。 很快,就出了石頭鎮。 顧喬喬的姥姥家距離石頭鎮步行一個小時的距離。 是距離石頭鎮最近的連家村。 只有一條可以通過一輛馬車的穿插在田地里的路。 這里也沒什么其他的代步工具,而大家也都習以為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