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國家是制度上爛了,每年那些藩王逃避的稅收,其實夠楊厚熜修好幾輩子道了,所以楊厚熜即便是不修道,制度不改,國家也是那樣。 很多人說王朝真正是亡于萬歷,亡于嘉靖,亡與天順……其實明明就是亡于太祖,亡在科舉福利,亡于天下富人皆不納稅,窮人不足天下一半的財產(chǎn),要納天下人之稅,在立國之初,就注定王朝會滅亡。 所以別說楊厚熜,就是更厲害的人,不管是誰,不更改這個制度,都挽救不了王朝滅亡的宿命。 故而李昭對楊厚熜沒有什么偏心,這次要打擊的主要目標(biāo)也不是楊厚熜,倒是申懿王楊右凱和莊王是她的大目標(biāo)。 申懿王是憲宗最小的兒子,也就是楊厚照的叔叔,但是比楊厚照小一歲,因為最小,皇帝疼小兒子,封地在江浙最富裕的地方,土地萬頃是快肥肉。 莊王則是仁宗時的封號,跟楊厚照已經(jīng)出了五服了,封地在兩湖,都是魚米之鄉(xiāng),非常的有錢,土地比申懿王還多。 如果拿這兩個先開刀,剩下的宗室就會有忌諱,不敢繼續(xù)土地兼并。 然后把宗室繼承制度更改為降級繼承,也就是親王的兒子再繼承爵位的時候,就是郡王爵,郡王的兒子再繼承爵位的時候,就是公侯爵,爵位只有一個兒子能繼承,其他的全部只能分財產(chǎn)不得繼承爵位,但是可以科舉,這樣王爵就不再會增加,慢慢減少。 王瓊擔(dān)心楊厚照一個親人都沒有,所以不能把宗室一網(wǎng)打盡,溫水煮青蛙慢慢來,這樣宗室就不敢真的把皇上拋下,因為他們還有利益,也不會因為動作太大讓他們反抗。 李昭對楊厚照說出自己的想法:“您的這份家譜上的人雖然更有繼承權(quán),但是不是咱們的目標(biāo),咱們的目標(biāo)在這個家譜之外,所以還得擴撒消息,讓所有宗室都覺得有希望,讓他們?nèi)刻鰜怼!? 楊厚照道:“這好辦,十五的時候你把所有有小孩子的王妃都到清寧宮來,給人一種你要收養(yǎng)孩子的錯覺,雖然禮法上要血緣更近的宗親好繼承,但是咱們就說年紀(jì)太大養(yǎng)不熟,大臣們也會考慮這一點,所有只要有不懂事小孩子的宗親,都會有想法,就不怕他們置身事外。 再者,咱們只要拋出去消息,想想所有宗親都會躍躍欲試,都是太祖的后人,分什么遠(yuǎn)近呢?咱們什么都不用說,他們自己就會開始選拔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