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621章 馬邑縣令-《大唐技師》

    李牧經(jīng)常會記混,在這個世界他的老家其實是馬邑,但他總是記成定襄。就連跟李世民說起的時候,也是定襄,還不如李世民,他還記得李牧的老家是馬邑,追封李敢的時候,封的也是馬邑伯。

    究其原因,是因為李牧在馬邑實在是生活得時間太短了,前后算起來也就三天,而之前的那個李牧殘存的記憶,就像是看別人演的電視劇似的,畢竟不是自己的經(jīng)歷,沒有切身之感。

    所以再次回到馬邑城,李牧其實是沒啥感覺的。并沒有那種游子歸鄉(xiāng),情真且深的感覺,此時已經(jīng)是入夜了,他腦袋里只有一個想法,趕緊進城,好好地睡一覺。但他忘了,邊城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矩,天色一暗,就要關(guān)城門。這是跟突厥人打仗的時候留下的規(guī)矩,為的是防敵人趁著夜色掩護偷摸進城,現(xiàn)在雖然突厥已經(jīng)滅了,但規(guī)矩仍保留了下來,附近仍有盜匪,還不算十分安定。

    李牧一腔欣喜地來到城門口,被擋了下來,心情遽然糟糕。但這個規(guī)矩,其實他是知道的,因此也沒無理取鬧,下令安營,打算對付一宿,明天再進城。

    這也怪不得誰,李牧來得倉促,李思文那邊又沒他的道標石,沒法飛鴿傳書,到現(xiàn)在李思文都不知道李牧來了,而早前放出的前哨,也沒入城通知,所以要說被擋在外頭的責任啊,其實還是自己活該。

    他這邊想通了,認了,自是沒事兒。但有一個人,卻是給大大的驚動了。

    此人名為張發(fā),是當?shù)氐目h令。他在此地當官兒可有年頭了,他是前隋煬帝時期科舉的秀才,隋煬帝被宇文化及干掉的頭一年,他從當時還叫大業(yè)的長安來到馬邑赴任,本來按照規(guī)矩,縣令當個三年,若政績還算過得去,就能升遷一級,再怎么不濟,也能離開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但他的運氣不好,沒到三年,大亂就起了,隋朝都沒了,誰還管他的考功?

    于是他就在這馬邑縣令的位置上,一年接著一年,一年又一年。甭看這是個四戰(zhàn)之地,他的縣令倒是做得穩(wěn)如泰山。到了李唐接過江山,他還是縣令,如今已經(jīng)做了快二十年的縣令了。

    張縣令中秀才時的雄心壯志,早已被歲月給磨平了。這些年,他見過馬匪,見過突厥騎兵,見過大唐雄師,見過隋末叛黨,什么人都見過,游走于諸多勢力之間,他自有獨門秘技。說來倒也簡單,聽話二字而已。誰打過來了,我就聽誰的,哪個主子讓我干嘛,我就干嘛。啥叫盡忠啊,他早就忘了,作為大隋朝的臣子,國家已沒了,那顆忠心也就跟著沒了。

    對待百姓呢,他也是一樣的路數(shù)。他不苛責百姓,但縣令該有的排場,他也一點都不少。但你要說他貪多少,他還真沒貪多少。倒不是他沒有這個心,而是在馬邑這種地方,貪了有啥用啊?就算有一車的金子,也買不著啥好東西,整的百姓怨聲載道犯不上。

    但他也不是個愛民的好官兒,作為一個前朝科舉的秀才,他自視高著呢,百姓算個什么?怎能與我這秀才相比?但他又不是門閥貴胄,還是個寒門出身,想攀高枝也攀不上,否則怎會被打發(fā)到馬邑這種地方來。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張縣令就是一個很典型的,有他也行,沒他也行,有沒有都行的這么一個官兒,不辦好事兒,不辦壞事兒,他就不辦事兒。

    若不出意外,他這輩子也就這么過了。但是命運之轉(zhuǎn)折,往往就發(fā)生在意想不到的時候。張縣令怎么也想不到,在他這座小小的馬邑城里頭,竟然出了一個侯爺!

    逐鹿侯,李牧!

    李牧是誰?張縣令不知道。別看這城小,但也分著內(nèi)外城呢,縣令,縣丞,各房的老爺們,有錢有勢的商賈們,人家住的是內(nèi)城,內(nèi)城多出一道城墻來,就算有人攻破了外城的城墻,內(nèi)城也能多堅持一陣。而大部分的百姓,住的都是外城,敵人若攻進來,最先死的就是這些人。

    李牧家以前都窮成啥樣了,自然是住在外城。張縣令可是縣令大老爺,他怎么會記得一個外城的屁民呢?

    但,這屁民成了侯爺,可就不一樣了。

    侯爺啊,這是多大的官兒。這要是能巴結(jié)一下,也許這輩子還有希望?

    但是他又不認識李牧,如何巴結(jié)啊?就在這時,朝廷來人,想知道這侯爺?shù)牡准殻瑥埧h令哪兒知道啊,但他好歹也是秀才,又跟那么多勢力打過交道,知道怎么應(yīng)付上官,找了不少李牧的鄰居,一個一個教怎么說,就是要把李牧是馬邑人坐實了,不管能不能巴結(jié)上,這侯爺,一定得是馬邑人。

    應(yīng)付了欽差,過了沒多久,朝廷又派人過來,建祠堂!張縣令又是盡心辦事,頗得上官的賞識。隨后來了個號稱是侯爺兄弟的定襄縣子,出手豪爽大方,讓他好生照看祠堂,隨手就扔了一大箱錢財,足有千貫之多。

    再后來定襄建城,成了往來商賈的必經(jīng)之地,張縣令便也動了心思,跑到李思文處求告,李思文念他照看祠堂有功,便讓商隊往來的時候捎上他的一份,來回來去的,賺了不少。

    商賈往來越來越多,錢能買到的好東西也越來越多了,張縣令一如死灰的心思,也萌動了起來。他已經(jīng)快五十的人了,也想明白了,再往上爬,也爬不到哪兒去,還不如守在馬邑這塊地方,守著這個祠堂,這條商路,多給子孫攢點錢,等自己卸任了,或者死了,讓子孫帶著錢搬到定襄或者洛陽,置一些田產(chǎn),下一輩兒的命運也就改了,免得在這四戰(zhàn)之地,指不定哪天又打起來,老少活得提心吊膽。

    打了這個主意,張縣令便越發(fā)的想跟李牧搭上線了。就在他苦無辦法的時候,他碰見了回張家寨的張?zhí)鞇邸K隈R邑做了二十來年的縣令,跟馬匪自是有來往的,畢竟打仗的時候,也只有馬匪走私才能有點好東西,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換得馬匪的孝敬,大家日子都好過些。

主站蜘蛛池模板: 紫金县| 犍为县| 喀喇沁旗| 谢通门县| 宜黄县| 财经| 屏南县| 临沧市| 土默特右旗| 治多县| 东山县| 武隆县| 阿拉善左旗| 宝鸡市| 玛纳斯县| 邻水| 云南省| 永年县| 潜山县| 大荔县| 和平区| 徐汇区| 齐齐哈尔市| 化德县| 明星| 宁化县| 鄂托克前旗| 舟山市| 都匀市| 淳安县| 乡宁县| 游戏| 松桃| 南华县| 美姑县| 唐河县| 金坛市| 广水市| 沛县| 那曲县| 凤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