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抄起來-《大唐技師》
第(2/3)頁
李牧在腦海中快速瀏覽《唐詩三百首》,可恨這玩意沒有檢索功能,不能快速找到‘懷才不遇’的詩句,只能一首一首的去看,自己分析。看了一百二十首詩之后,李牧總算是找到一個合適的,停下了轉筆,沾滿了墨汁,在紙上寫下了四句詩。
監考見他動筆了,便想湊過來看,還沒等走到跟前,李牧已經寫完了,用空白的宣紙蓋在上頭,把多余的墨汁吸掉,監考看不著了,只好悻悻地走開。
李牧把考卷放在一旁晾著,又拿過來一張紙,開始琢磨賦。興亡更替,對于賦來說,也不難找到對號入座的。賦這個文體,歷史悠久。最早出現于諸子散文中,叫“短賦”,此時的賦與詩歌還沒有明顯的區分,屈原的出現,詩向賦的過渡,以離騷為代表,稱之為“騷賦”。
漢代正式確立了賦的體例,稱為“辭賦”,魏晉以后,日益向駢對方向發展,叫做“駢賦”。隋唐兩代又由駢體轉入律體叫“律賦”,也就是如今盛行的一種,側重于寫景,借景抒情。文人能抒的情還有什么,不是家國興亡,就是美人山水,興亡更替在其中,占的比例并不少。
浮現腦海中的頭一個候選是《赤壁賦》,因為李牧高考那年考過,所以記憶猶新。但這個不太切題,而且李牧很明顯沒有去過赤壁,寫出來也會很奇怪,所以他就換了一個,《阿房宮賦》。阿房宮賦寫的雖然是秦朝,但也可類比隋朝,阿房宮的舊址,就在如今長安城以西,仔細尋找還能找到痕跡,言之有物,借古諷今,再適合不過了。
李牧提起筆,刷刷點點,一蹴而就。他的書法是通過系統機能得到的,不存在任何失誤寫錯的可能,一手王獻之的行楷,行云流水,整張卷子仿佛一副書法作品一般,讓人看了都恨不得能裝裱起來。
李牧寫完了,署了名,也不檢查,吸了多余的墨汁之后,便交卷了。負責收卷的監考,只看了賦的頭一段,臉色就變得鐵青了起來,他雖只是個員外郎,但學問是有的,這篇賦駢散結合,緊扣主題。工整而不堆砌,富麗而不浮華,氣勢磅礴,更難得是言語凝練,可謂是多一字則多,少一字則少,縱觀他讀過的文章,這也是最上等一類,就算與三國曹植《洛神賦》相比,也是絲毫不遜色。
都說李牧大才,他還道只是傳言,如今看了這篇行云流水的《阿房宮賦》,除了嘆為觀止,心服口服,他實在是想不出別的話來了。
李牧從貢院出來的時候,距離結束還有將近一個時辰。他這回出來的比上午還早,因為進士科只有筆試,而沒有口試。上午考明經的時候,排隊口試耽誤了不少的時間。
“總算是考完了。”李牧伸了個腰,逆著陽光,有些刺眼,他瞇起了眼睛,這才看清楚,街對面站了好多人。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阳市|
黄平县|
潮州市|
清流县|
义乌市|
光泽县|
镇赉县|
靖州|
宾阳县|
广丰县|
临江市|
高雄市|
开江县|
阳新县|
舒兰市|
土默特左旗|
莎车县|
海门市|
贡山|
罗田县|
景宁|
上杭县|
蒙自县|
阜阳市|
彝良县|
清水河县|
平远县|
张家川|
河南省|
丹东市|
远安县|
泸州市|
华阴市|
娱乐|
镇江市|
武宁县|
德化县|
文成县|
寻乌县|
赤壁市|
井冈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