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562章 一物降一物-《大唐技師》


    第(1/3)頁

    說到立太子這個事兒,雖然李世民登基當天,就立了長子為太子,但這更多的是因為當時的情況考量,實則在他的心中,并沒有一定要立長子為太子的執念。因為他自己就不是長子,他如果有這樣的想法,當年也就不會造反了。

    在他的心里,太子,必得是一個有才能的人,至少不能比他差,若不然,他打下的江山,創造的功績,都會變成夢幻泡影,什么也留不下來。

    而眼下,李承乾與李泰,顯然都達不到這個標準。李牧倒是非常不錯,只可惜,他沒有那個資格。

    送走了嚇得不輕的長孫無忌,李世民又把楊妃叫了過來。雖然她不會說話,但看著這張跟王鷗八成相似的臉,還是能給李世民帶來片刻的安寧。夕陽照在楊妃的臉上,顯得愈發光彩照人,李世民舒心地笑了,抿了口酒,思緒又不知飛到了哪兒去。

    ……

    旨意自中書省下發,很快三省六部就都接到了消息。

    皇帝下旨,設獬豸院,專司修法。獬豸是神話傳說中的神獸,體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類似麒麟,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長一角。它的這只角可不得了,能辨善惡忠奸,能分是非曲直。

    相傳春秋戰國時期,齊莊公有個叫壬里國的臣子,與另一位叫中里繳的臣子打了三年官司。因為案情難以判斷,齊莊公就讓獬豸去聽他二人自讀訴狀。結果壬里國的訴狀讀完,獬豸沒有什么表示,而中里繳的訴狀還沒有讀到一半,獬豸就用角頂翻了他。于是,齊莊公判決壬里國勝訴。

    自三皇五帝以來,獬豸就是中國律法的象征。有些朝代,甚至御史穿著的衣服,都會繡上獬豸的圖案。因此,李世民用獬豸來命名修法的衙門,是非常合乎情理,且妥帖的安排。

    與之前傳說中的一樣,獬豸院的院正,是御史大夫魏征兼任。魏征名聲在外,這個安排也沒有人有異議。但旨意的后半段,卻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此次修法是一件大事,并不是一個衙門就能夠定奪的,也不是幾個大臣商議一下就能決定的。除了魏征做院正之外,還需要很多人手。圣旨中說的是,招募飽學之士,逐條研究律令。這飽學之士,從哪兒來?有如何界定呢?

    山東士族激動了,要說飽學之士,少得了山東士族么?就算按比例選,也得是他們占優。

    李牧不是要修法么?修法,必須得通過獬豸院吧?到時候就讓他看看,他想要修改的政令,一條都通不過是什么滋味。

    不過,他們的幻想僅僅存在了一個上午就宣告結束,因為今日早間,李牧又去上朝了。下午傳出消息,李牧認為魏征選人有失偏頗,必定做不到公正,提出自己做獬豸院的副院正予以監督,引起大亂。李牧在兩儀殿當中,與三省六部共計十八人辯論,無人是其對手。眼看著兵敗如山倒,魏征站了出來,以不用祖望超過萬人的學士參與修法,換取了李牧不插手獬豸院。李牧兀自還不同意,最后還是皇帝干涉,才把事情定了下來。

    最后魏征提出的方案破產,李牧也沒有得逞,此事便告一段落,傍晚時分,宮中再傳出旨意。著令原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二,許敬宗,褚亮,填補獬豸院院丞,監丞,奉命于崇文館,弘文館中招募學士,以充獬豸院。

    許敬宗和褚亮的名字,頓時成為了焦點。

    有人對此二人了解,但也有人對此二人不了解。不過次日,所有人都知道此二人的生平了,因為大唐日報加刊了一版,特別介紹了這兩個人。隱去了不堪,著重介紹了此二人的博學,以及履歷。

    二人均是秦王府十八學士,也都是李世民登基之后冊封的弘文館學士,稍有不同的是,褚亮在前朝便素有賢名,而且年歲長,德高望重。他曾受李世民的特邀,成立文學館,蓄養文士,在十八學士之中,也是位居上游。在李世民登基之后,因其年歲,處于半休養的狀態,只有在李世民有事情需要詢問的時候,才會入宮講解,屬于顧問型的人物。他有一個兒子,名褚遂良,如今也做了起居舍人,書法見長,雖不及歐陽詢和虞世南的名聲,卻也是年輕一代的佼佼者了。李世民請他出山做主薄,雖官職低,但主薄即掌印,沒有印信,任何律條都不能施行,意味不言而喻。這個只忠心于帝王的人,必然會執行皇帝的意志,也就斷絕了各方勢力想要暗度陳倉做點事情的念頭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新县| 平乐县| 巴南区| 互助| 邳州市| 区。| 营山县| 沂南县| 乌苏市| 海安县| 弥渡县| 鄂尔多斯市| 晋江市| 红安县| 米泉市| 磴口县| 延庆县| 同江市| 稷山县| 泗洪县| 芦溪县| 舞钢市| 肥城市| 罗定市| 灵川县| 当阳市| 绥江县| 阳西县| 沈丘县| 乌拉特前旗| 阳城县| 玉溪市| 天门市| 安泽县| 贵德县| 类乌齐县| 民勤县| 中江县| 华安县| 富宁县| 芜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