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534章 歌功頌德-《大唐技師》


    第(2/3)頁

    李世民哭笑不得,道:“你這個想法,朕怎么就理解不了呢?古今千年,百姓吃的……不說百姓,就說朕,古往今來的這些皇帝,吃的不都是五谷雜糧,山間野菜么?這有什么新鮮的,值得你廢這么大力氣?”

    “陛下,這怎么能是沒用的事情呢?”李牧正色道:“臣心里頭,沒有比種地更重要的事情了!”

    “為何?”

    “陛下,在臣的眼里,事關江山社稷之事,任何一件,都可以被替代,但是唯獨農(nóng)事,不可替代。錯過了農(nóng)時,五谷不結,顆粒無收,百姓沒糧,就會餓死!臣翻遍史書,看到所謂盛世——什么是盛世?說白了就是能養(yǎng)活百姓而已,養(yǎng)活了百姓,人口就會增長,人口增長,百業(yè)俱興,軍威也會鼎盛。反觀之,每一個朝代的滅亡,都伴隨著天災人禍。百姓吃不上飯了,才會逼著他們造反。而在豐收的年代,百姓能活著的年代,就算皇帝昏庸,他們也不會去造反。究其原因,還是皇帝離他們太遠了,就算皇帝殘暴,也很少能殘暴到普通老百姓的身上,而農(nóng)事,則事關他們的口糧生計,這才是他們真正關心的事情!”

    李世民聽到這兒,不再嘲笑李牧,皺起雙眉,一副思索的神態(tài)。

    李牧嘆了口氣,道:“臣思考這件事不是一天兩天了,一直想不到解決的辦法。因為,哪怕人禍可控,但是天災不可控,誰能知道哪一天地崩,哪一天水?所以,哪怕君主一直賢明,若天要亡滅此朝,也是躲不過的。”

    李世民忍不住道:“那你做的這些,豈不是無用?”

    “無用,總比不做好。”李牧認真道:“臣翻遍了史書,也找不到任何的辦法。唯獨在史記,五帝本紀中,得到了一絲靈感。其中記載了一個傳說,相傳遠古時期,百姓茹毛飲血,生了病也只能聽天由命。有神農(nóng)氏,嘗盡百草,找到了可食的草,可治病的草,讓百姓種植,填飽了肚子,也治了病。”

    “于是臣就想,神農(nóng)氏嘗百草,也未見的就嘗盡了。臣現(xiàn)在收集種子,然后把種子種出來,也許會有意外收獲,但也許沒有。不過,沒有又如何呢?就算沒有,也不過就是種種地的事情,但若是找到了一種,讓五谷變六谷,百姓的選擇就多了一樣,大唐的江山也就穩(wěn)固了一些,這不是一件好事么?”

    說著,李牧笑了起來,他的眼睛在夜色的映襯之下顯得那樣閃亮。李世民看到他瞳孔中映出的月牙,忽然頗有感慨,他想說點什么,卻又不知道說什么,最后抬起手拍了拍李牧的肩膀,拿起酒杯跟他碰了一下,一飲而盡。

    李牧也把酒喝了,李世民呼出一口氣,道:“戲也演了兩天了,明天便會有分曉,你有信心么?”

    “臣本來只有三成的把握,但是到了現(xiàn)在,臣有十成的把握。陛下今夜可安枕,一覺醒來,臣保證陛下能看到六份賀表。”

    “賀表?”李世民對這個東西可是太過于陌生了,去年他力破突厥,也沒見五姓七望上過一份賀表,他真的是一點也不抱希望,嘆道:“別說六份,能有兩份,朕都心滿意足。”

    “陛下放心,肯定有六份。”

    李世民挑了挑眉,道:“五姓七望,少了誰家?”

    “自然是隴西李氏啊,人家又沒參與。”

    “隴西李氏……”李世民聽到這四個字,語氣頓了一下,似乎有些出神。李牧仔細瞧著他的表情,想看出一點端倪來,卻什么都沒看出來。

    過了一會兒,李世民恢復正常,道:“隴西李氏與皇族乃是同宗,當然不會做這種事情。朕真的是喝醉了,竟問出這樣的話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浙江省| 察隅县| 阿拉善右旗| 光泽县| 安义县| 辽宁省| 阿坝| 广汉市| 永济市| 富民县| 诏安县| 镇巴县| 广州市| 广西| 红原县| 阳西县| 探索| 江都市| 松桃| 日照市| 鄯善县| 德阳市| 高唐县| 五家渠市| 滁州市| 合阳县| 舒城县| 徐州市| 乐安县| 石阡县| 个旧市| 原阳县| 墨竹工卡县| 尖扎县| 广元市| 淮滨县| 高唐县| 萍乡市| 油尖旺区| 闵行区| 威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