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517章 一語道破-《大唐技師》


    第(2/3)頁

    王境澤便如一個絕好的捧哏,聽到此處,跳出來道:“逐鹿侯,你把話說清楚些,到底是什么弊端,為何歷朝先賢都看不出,偏就你能看出來,恁地狂妄,真把自己當圣人了么?”

    李牧冷冷掃過去一眼,道:“王中丞,陛下讓我說,可沒讓你說,再打斷我的話,信不信我一拳頭打掉你滿口的牙,讓你這輩子說話都漏風?”

    “你!”

    王境澤憤憤地跺腳,卻也不敢出聲了,大殿之上為之一靜。所有人都知道,李牧要是愣起來,除了李世民誰也攔不住,真把他惹毛了,他干得出來!

    李牧繼續說道:“為了解開這個謎團,我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最終讓我解開了答案。”

    “均田制誕生的背景,乃是南朝與北朝對峙時期。在這個時期,無論是南朝和北朝,朝代更迭頻繁,鮮少有超過幾十年不打仗的時候。請大家注意,這意味著什么?”

    “這意味著,人口經過一段時間的增長,達到一定數量之后,便會因為打仗而迅速減少。也就是說,當人口累積到一定程度,耕地馬上就不夠分了,就開始打仗了。打仗,人死一多半,田地便又夠分了,甚至比原來分得還多,所以這均田制的弊端,便一直沒有被察覺。”

    停頓了一下,李牧又繼續道:“說到這,想必陛下與諸公都明白我的意思了。沒錯,均田制的最大弊端,便是與人口有關。若天下升平,沒有大仗,或者少有大仗,人口增加到了一定數值,田地就會不夠分。總有一天朝廷會無田可分,到了那時候,便是禍亂的開始。”

    “而租庸調制,也有非常大的弊端。”

    “先說租調,朝廷按男丁分田地,數目是固定的,都是一百畝。但是,田有肥田,貧田,產出不一樣。每一戶人口也不一樣,有的戶,一夫一妻而已,有的戶,卻可能上有老母,下有兒女,而家中只有一個男丁。試問陛下與諸公,每家每戶的情況不同,卻要按著同樣的標準交租調,這公平嗎?合理嗎?還是陛下與諸公覺得唯有男丁算人,女子便不算人,不用吃飯?”

    “還有,天災人禍難免,朝廷的賦稅是每年都要收的。若是趕上了天災,地里顆粒無收,賦稅會少要么?若是趕上了貧田,地里長出的糧食,只夠交賦稅,百姓怎么辦?餓死?還是成為流民?這些陛下與諸公都想過嗎?”

    “至于‘輸庸代役’,則是更加不公。這個制度,慣壞了家有余財的商賈與士大夫,苦了窮苦的百姓。貧苦的百姓,不但要背負租調,還要去服徭役。若家中只有一個男丁,他去服徭役了,家中農活都沒人干。以至于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百姓永遠為奴為婢,再無出頭之日!”

    “我剛才說到前朝,便是這個意思。前朝一統南北,國力空前,在前隋文帝在位期間,人口爆發增長,田地越發捉襟見肘。而到了煬帝時,他沒有意識到這個隱患,不采取任何措施,只顧對百姓橫征暴斂,逼迫百姓徭役,終于百姓不堪重負,各地揭竿而起。因此,我說前隋滅亡在均田制,有什么錯么?”

    李牧朗聲道:“陛下當為天下人之陛下,不可只為士大夫之陛下。臣今日冒著得罪權貴之風險,指出均田制及租庸調制的不足,還望陛下能慎思之。”

    言畢,李世民與百官皆沉默不語。

    不是李牧說錯了,而是他說得太對了。每一字每一句,他們都想不到話語來反駁。更加讓君臣感覺到震驚的是,李牧想的這些,是那么的超前,他們竟然一點也沒有想到!

    眾人心里不禁產生了一個同樣的疑問,為何李牧能夠想到這些,難不成他真的是謫仙下凡?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为县| 巫溪县| 镶黄旗| 泗阳县| 中方县| 武汉市| 小金县| 广州市| 北流市| 大庆市| 满洲里市| 昌平区| 于田县| 得荣县| 蛟河市| 梧州市| 鸡东县| 连江县| 黄平县| 衡水市| 邵武市| 乐业县| 化隆| 赤壁市| 随州市| 永善县| 曲松县| 镇坪县| 高青县| 长宁区| 霞浦县| 黄石市| 饶平县| 成都市| 祁连县| 张北县| 江川县| 获嘉县| 定西市| 闵行区| 吴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