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畢業考核-《大唐技師》
第(1/3)頁
鐵礦?
李績深深皺眉,道:李牧,你是不是搞錯了。我與突厥人打交道多年,還從未聽過突厥王庭附近有鐵礦,這怎么可能?若突厥人有鐵礦,他們也不會缺鐵器了。
義父不知也是正常,這個消息目前還只是我的推測,但也八九不離十了。
李牧畫出的這個位置,在他的前世,被稱為白云鄂博。白云鄂博,又名為白云博格都,意為富饒的神山,是北方游牧民族世代繁衍生息的圣地,不止突厥在其后的契丹,韃靼等,都是在這里設置王庭牙帳。
李牧第一次聽說這個地方,是在初中的地理課上,在講述中國礦區分布的時候,特意點出了白云鄂博礦區。白云鄂博礦區主要分布的是鐵氟稀土綜合礦床,含有豐富的鐵螢石和稀土。尤其是稀土,白云鄂博礦區的稀土存量超過一億噸,獨占全球五分之一,在國際享有稀土之都的美譽。
所謂稀土,其實并不是真正的土,而是是化學周期表中鑭系元素和鈧釔共十七種金屬元素的總稱。稀土被稱之為工業的的黃金,由于其具有優良的光電磁等物理特性,能與其他材料組成性能各異品種繁多的新型材料,其最顯著的功能就是大幅度提高其他產品的質量和性能。例如造航母的特種鋼,航天飛機的鈦合金板材等,都離不開稀土。
它還是一種天然的催化劑,在石油和冶金工業中,也少不了稀土的作用。
稀土的氧化物,是制作不同等級超導陶瓷壓電陶瓷導電陶瓷介電陶瓷及敏感陶瓷的必備原料。可以這樣理解,稀土就像是人體的維生素,雖然用的不多,但是沒有絕對不行。
在大唐這個時代,稀土的作用幾乎為零,李牧幾乎用不著。甚至在李牧的前世,在稀土被廣泛應用之前,白云鄂博礦區也是主要作為鐵礦來開發的。李牧也在看中了鐵礦的價值,才打這里的主意。
白云鄂博礦區的鐵礦有一個特點,這里的鐵礦石大部分可以露天開采。這是李牧選擇這里的決定性原因,在這個時代,沒有任何大型設備,鉆井和地下開采根本不具備條件,唯有能露天開采的礦,才是真正能利用上的礦。
至于礦藏枯竭的問題,李牧根本就沒有擔心過。如今大唐滿打滿算,才一千多萬人。這個人數,在他的前世,也就是一個直轄市的人口。這么點人,就算每一戶都配齊了刀槍劍戟,也根本用不掉多少。諸多限制在這兒擺著呢,又不是他前世,觸目可及的地方全是鐵制品。
但這些話,卻不是能對李績說的,因為沒法解釋,所以李牧為此編了個故事。
義父,有一段時間,我一直想不通一件事。那就是突厥人,明明缺少鐵器,而我大唐也明令禁止,不許出口鐵器給突厥,但為何突厥人還是有鐵器使用?即便是走私,我計算過,也絕對沒有這么大的數量。那么便只有一個可能性,就是突厥人還有自己的鐵器來源。
我又追溯突厥人的歷史,在一本北魏年間的野史中,找到了一處記載。書中記載突厥汗國的誕生,其中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突厥部,曾為柔然部附庸,為柔然部提供鐵器。
這段記載,讓我摸不著頭腦。突厥人從哪里來的鐵器提供給柔然部?為此,我又做了一番調查。
正是這次調查,讓我大吃一驚。
李牧一本正經道:我發現了一個驚天的秘密,這個秘密便是鐵礦。突厥人的冶鐵技術不好,卻能夠為柔然部提供鐵器,也是因為這座鐵礦。因為這座鐵礦的礦石,含鐵量高,也就是行話中的鐵精,是軟鐵,無需多么高深的冶鐵技術就能提煉出來。土門可汗也正是因為發現了這座鐵礦,他才能夠帶領突厥部,在柔然部的壓榨下迅速崛起,并取而代之!
土門可汗本想把這個秘密,世世代代傳下去,讓子子孫孫都享用不盡。但天不遂人愿,他暴病而死,這個秘密沒有傳下來。講到這里,李牧停頓了一下,道:義父可曾聽過一個傳說?關于突厥王庭的傳說?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拉特旗|
砀山县|
隆德县|
晋宁县|
宾川县|
大渡口区|
海宁市|
宜川县|
彭州市|
忻州市|
时尚|
密山市|
青神县|
黑龙江省|
余江县|
舟曲县|
潍坊市|
韶山市|
旬阳县|
香河县|
文成县|
乐安县|
达州市|
达尔|
综艺|
长岭县|
庆元县|
镇平县|
柳河县|
张北县|
眉山市|
德阳市|
祁东县|
庆云县|
永城市|
贵溪市|
乌拉特后旗|
修武县|
桃江县|
澎湖县|
鸡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