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設(shè)計師的思維-《大唐技師》
第(2/3)頁
漢朝滅亡,也根源于此。土地私有后,各大門閥對于土地的控制力超過了國家,導(dǎo)致國家空虛,豪強并起,進入混亂的時代。但混亂的時代,也有一個好處就是。它一定程度打破了舊有的藩籬,讓底層的百姓,有了上升的通道。
在漢朝滅亡之后,中國幾乎沒有過長時間的統(tǒng)一。三國兩晉南北朝,三百多年之間,歷經(jīng)了十余個朝代。國祚沒有超過百年者,這個時期的國家,雖然意識到了土地私有制帶來的弊端,但由于君主的權(quán)力,極大地受到了門閥的牽制,因此田地制度的改革,一直沒能成行。這也是門閥勢力最為耀眼的時代,也是五姓七望形成的時代,最為懷念的時代。這個時期的門閥,某種意義上來講,已經(jīng)擁有了“廢立”的能力。其根本的原因,還是他們手中掌握的土地。
而到了隋朝再度一統(tǒng)天下,隋文帝立刻著手做的兩件事,便是改革土地制度和抑制門閥勢力。他想出的辦法,是綜合了南北朝時期的政策,而形成的“三位一體”式辦法。
均田制,租庸調(diào)制,府兵制。
首先是均田制。田地國有,丁男二十歲以上,授田百畝,其中二十畝為永業(yè)田,八十畝為口分田。死後還田。這樣的舉措是為了避免瞞報人口現(xiàn)象的發(fā)生,如果百姓想得到田地,就要申報,否則沒有。這樣可以確保戶籍制度得到完善,國家會依據(jù)授田紀錄而向人民征收租庸調(diào),不論貧富,一律繳納定額的租庸調(diào)。這樣百姓的壓力也不會很大,再就是,戶籍制度的完善,也會有助于府兵和徭役的完成,因此稱之為“三位一體”。
在目前的情況下,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辦法。但是其隱患也頗大,因為歷史已經(jīng)證明。這個辦法施行到了中唐時期,就已經(jīng)不奏效了。原因是,人口的增長,超過了土地的存量,導(dǎo)致百姓無地可分,卻仍然要按人頭交租庸調(diào),必然會滋生矛盾。
還有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地方上的門閥和大族,為了達到兼并土地的目的,以各種方法,或巧取豪奪,或招募流民入籍等等,剝削普通百姓。導(dǎo)致本來應(yīng)該是普通百姓的田地,大量流入到了地方豪族手中。而朝廷對于地方管控的力度非常小,均田制因此而破壞。
均田制破壞,三位一體頓時瓦解。分不到田地,百姓自然不愿意申報人口,承擔賦稅,瞞報現(xiàn)象屢禁不止。戶籍制度崩壞,府兵和徭役也無法完成。這也是為何到了晚唐的時候,府兵制度瓦解,朝廷對于軍隊的管控失效,進入了“節(jié)度使”時代的根本原因。節(jié)度使在這個時期,已經(jīng)成為了新的軍閥勢力,他們掌握土地,能給老百姓一口飯吃,自然就控制了軍隊。
眼下是初唐,人口由于隋末大亂,驟減了數(shù)千萬人。在戶籍的人口,只有三百多萬戶,一千二百余萬人。這點人口,以大唐目前的土地存量來,那是怎么都夠用的。對土地的兼并,朝廷上下都不怎么在意,而且從利益最大化的角度,這個時期門閥兼并土地,對國家來是有好處的,因為耕種的土地越多,糧食就越多。
但李牧既然是穿越而來,帶著后世歷史課本中到的知識,知道了隱患和弊端,他就不能坐視不理。而且由于他的到來,內(nèi)務(wù)府的形成,開啟了大唐的工業(yè)化進程。這就像一個蝴蝶煽動了翅膀,會導(dǎo)致很多不可控制的變化。只要他還想繼續(xù)做自己的事情,他就必須調(diào)控好各方面的制度,來配合他正在進行的事情。
所以,土地制度,必須改革。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陕西省|
嘉荫县|
宜阳县|
夏津县|
博客|
搜索|
海原县|
富宁县|
中山市|
江永县|
钟祥市|
疏勒县|
郸城县|
得荣县|
金坛市|
应城市|
榕江县|
界首市|
综艺|
禹城市|
台东县|
依兰县|
廉江市|
赞皇县|
鄯善县|
五河县|
广东省|
苗栗县|
鹿泉市|
井冈山市|
武功县|
华池县|
克拉玛依市|
安溪县|
烟台市|
辽阳县|
兴城市|
抚宁县|
内丘县|
绵竹市|
汉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