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35章:東北局勢5-《馬蹄聲》


    第(1/3)頁

    燕山城位于營州以北,處于枯木山支脈與燕山支脈交界的夾角處,就是說若想帶出耶律神武必須打下營州城。而東夏為防大魏,在營州駐防軍隊高達五萬還多,若在大州可能五萬守軍不算什么,可要明白營州只是個小州城,地域狹窄且易守難攻,五萬大軍對營州來說已經不少了(大州主城守軍正常情況下也才五萬)。

    既然易守難攻那就繞過去唄,反正主要目的是帶出耶律神武,沒必要折損兵力去打艱難的攻城戰。呵呵!不能繞,營州屬軍州,城內兵馬糧草皆不缺,繞過去豈不是直接進人家包圍圈?就算打不過你,那斷你補給行不行?軍隊斷糧一個禮拜估計就得不攻自破,這是常識,為將者沒人不懂這個道理。而且只有攻下城池才代表這片地盤屬于你,所以哪怕能繞過去那也不能繞,營州城必須打。

    劉毅、郭嚴、秦鐘三人站在營州城下,望著城頭正在緊急備戰的東夏守軍,各自想法大同小異。郭嚴首先開口“秦兄,城高兩丈(六米左右),垛寬半丈,既無城河是否可用土攻(堆土)?”

    秦鐘神秘兮兮的笑笑“呵呵!初建此城就有預防被敵所奪,爺爺在世時故意把高度縮減半丈,也未修護城河,目的就是奪城之時讓我魏軍占些便宜。不怕告訴你,修此城時南北城墻是不同的,北面高度未變,青磚配米湯加固,而南面嘛!嘿嘿!待會你們就知道了?!?

    見他笑得如此奸詐,劉毅也忍不住插話道“想必這南面垛口未用米湯加固吧?”

    秦鐘豎起來大拇指“劉兄猜的很對,而且此城丟失前,我家老頭還在垛口內加了點東西,此次就要用到你們安西那新型投石機和火油石炮了,還有那三弓床弩。”

    哦?要用安西裝備攻城?劉毅做軍備生意不假,可用自己武器攻城還是很少很少,基本都是野戰為主。安西新型投石機是由弩機改進過來的,在安西叫做弩炮,以弓臂做發力點可投射火油石彈,也就是石彈內部掏空,內注火油,點燃后射出可爆裂燃燒,進攻力不強,但殺傷力堪稱變態,觸之即燃,因攜帶方便又稱輕型投石機。老式投石機都是杠桿彈力式,太過笨重、攜帶麻煩,在安西雖然還有造,但早已淘汰,大多都是賣給客戶。三弓床弩(八牛床弩)也是改進型,床架上主桿鑲三大弓臂,以絞力架做拉力點,可射三根巨型箭矢,殺傷力極強,射程也是超遠。當初進軍大漠時他用過,那威力大的離譜,但因粗鋼絲產量實在太低、太低,而且技術有限,強度是夠,唯獨張合力還不到位(沒有弓玄來源才以粗鋼絲代替)。后來西遼歸附后有了弩玄材料來源,巨弩機改進時為增加產量,就全部以數條牛皮搓合起來換掉粗鋼絲。此弩設計時就是為征戰大漠考慮的,所以拆卸方便,組裝后四個輪子推著更加省力,而且所用箭矢都為硬木槍桿,穿透城墻不在話下,士兵攀城隨便踩踏都不會斷。

    秦鐘所謂的安西武器其實不是安西生產,乃太師府仿制的安西貨,配發給東北軍數量也不是很多,弩炮大概三十多架,床弩還不到二十架。至于震天雷,目前各大勢力還都處于摸索中,就算有也是沒啥威力,產量估計更是低的離譜,配備也得先配入西北軍,晉軍和東北軍只能干看著。

    太師府為何想要黃河牧場不是沒有道理,無論獸皮還是弩玄都需要固定來源,棉玄強度支撐長短弓(此長弓大概一米五左右)、輕弩都沒問題,就是重弩不太夠用(大力神弩)。像連弩車、單兵重弩等使用棉玄壽命太短,若能得到黃河牧場,那戰馬和獸皮等來源也就不愁了,畢竟各大勢力技術都還沒有到達安西那種造出粗鋼絲的地步(安西為打造軟鋼改進過煉鐵技術和煉鐵爐)。

    他也很想看看內地各大勢力所仿制的安西貨威力如何。見秦鐘還在望著城頭,開口問道“秦兄準備何時進攻?”

    “不急,等敵人集合差不多再說,太師府給我配發裝備數量有限,可不能太過浪費。傳令、把投石機和床弩推上來,讓敵人見識見識我大魏軍隊戰斗力?!?

    剛下完令,身后上百士兵“哐當、哐當”把十多架弩炮跟十多架床弩推了上來。仔細看看,這床弩仿制還不錯,不過總感覺好像缺點什么,再仔細瞧瞧……額!得、特么的絞力軸中間部位居然少了個瞄準裝置,不過總體上沒啥問題,牽引繩、牽引鉤、發射板機、箭槽、高低調節桿都有。石炮仿制的倒是沒話說,所發射石彈還是以灌火油為主,只是安西早已把火油石彈淘汰了,這玩意殺傷力很強,就是沒啥進攻力。軍售中安西也只附送樣品石彈,不提供石彈,因為安西已經不生產石彈,石炮所發射一律為持續改進的震天雷,這玩意比石彈威力大。包工頭在大漠最喜歡用那玩意對付人家軍陣,一炮下去盾兵被炸的亂飛,那叫一個爽歪歪。

    秦鐘也是第一次用新裝備攻城,當初這床弩剛送來的時候他還拿了三桿長矛做箭矢,乖乖那威力把他嚇得兩晚上都沒睡著覺,大玄甲都是一箭貫穿。這若是搞個數千架,估計對付北遼王牌天狼軍都不在話下,就是太師府配發的太少,才區區三十架。

    他這想法真是異想天開,床弩又不能突然轉向,而且這玩意使用壽命不長,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笨重,弩臂達到一定發射量就會報廢,弩架都是木頭的,保養不到位估計連兩年都撐不住。在說北遼軍又不是傻子,豈會等你上完絞索在沖鋒?天狼軍雖說是重騎兵,但那沖鋒速度可不慢,等你上完絞索,人家早已殺到面前了。

    ……

    這里解釋一下,北遼天狼軍確實也屬重騎兵,同樣人馬具防護。不過這種重騎屬玄甲重騎,也就是大玄甲胄改進型重裝甲騎兵,野戰時沖撞力同樣強悍,對付輕騎、輕裝步軍,沖陣基本無敵。安西金甲軍屬板甲重騎,人鎧、馬鎧皆為軟鋼打造,無論機動力、轉向力還是長途奔襲能力都比玄甲重騎強很多。當然,跟輕騎兵肯定沒法比,重騎兵主要作用都在于沖陣,若沒有輕騎配合,被敵人輕騎玩死也屬正常。楊承雨當初讓劉毅打造板甲騎兵而不是重甲騎,主要區別就在于重量,大玄甲胄哎!那玩意人馬具防得有多重?沖撞力確實牛逼,可戰馬能承受得住嗎?不減少負重估計沖一次陣就得脫力。大型會戰豈是沖陣一次就能定勝負的?金甲軍能靠兩千人讓西遼反敗為勝,玄甲重騎可以嗎?沖一次陣就變成了活靶子,不被人虐死才怪。無論防御、速度、負重、以及沖陣次數和強度皆在玄甲重騎之上,若要強強對決,玄甲重騎在金甲軍面前就是個渣。讓楊承雨選擇肯定是要選板甲重騎咯!反正又不要他掏錢,當初馬鎧用玄甲代替他都要死要活讓劉毅給換掉,壓根就沒想過打造價格問題。

    但無論什么騎兵,只要帶個“重”字,那數量絕對不會多,因為打造價格實在太過昂貴,需要極品戰馬,需要壯漢、需要全防護人鎧、馬鎧,還需要各種戰矛重武器。天狼軍二十萬,其中真正重騎兵估計連兩萬都沒有,北遼年收入還不到千萬,哪有那么多錢用來打造重騎兵?大魏倒是不缺錢,就是缺馬,若有戰馬來源,別說東夏,讓他跟北遼國聯手,大魏也照樣能弄死他們。

    不過北遼不缺戰馬,騎兵都是每人配三馬,一匹騎乘、一匹輜重、最后一匹出戰。對于這點,安西就比不上,備用戰馬只夠補充戰損,沒法給士兵配三馬。西遼沒歸附時,黑騎每人只有一匹馬,后來有戰馬后才給部分騎兵配置的雙馬,整個安西配置三馬的只有慕容無敵那十幾萬灰騎。等西遼第二批戰馬下來,他也準備給金甲軍和部分黑騎配三馬,這樣機動力會更強些。

    秦鐘想著用床弩對付北遼天狼軍很不切實際,射中肯定是能穿透重甲,前提你得能射中才行。目前步軍對付騎兵還是單兵重弩更為靠譜些,像床弩、連弩車等大型重弩,敵人正面沖鋒還有效果,圍點打援的奔襲戰效果不大。重弩破甲箭對騎兵來說非常難對付,尤其像安西自產那種破甲狼牙矢,配安西所產單兵重弩射程可達三四百步,穿透力極強。包工頭讓軍械制造局在成品鎧甲上裝配護胸鋼板,主要就是正面沖鋒時用來抵擋敵人破甲箭矢的。金甲軍還好些,黑騎屬輕騎,連輕弩都擋不住,更別提重弩。

    大魏沒有牧場,非常缺戰馬,國內各大軍團所配備戰馬數量很稀少,大多作為斥候查探情報所用。北方三大主力軍團只有西北軍配備了騎兵,數量不多,大概三萬左右,晉軍和東北軍沒有戰馬,所以也未編制騎兵。不過中原軍隊都很重視遠程武器,野戰軍幾乎每人都配有弩機,弩矢五十支,換玄八根,弓在魏軍配備不是很多,主要還是以弩為主。

    秦鐘望望城頭,見敵人集合差不多了,“傳令,投石機放”。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充县| 石棉县| 望江县| 浦东新区| 新疆| 陆良县| 泗洪县| 赤壁市| 哈巴河县| 中牟县| 成都市| 罗江县| 柳林县| 南安市| 东山县| 肥城市| 安陆市| 贵南县| 微博| 新营市| 印江| 竹北市| 怀仁县| 辽阳县| 铜陵市| 杭锦旗| 凤凰县| 文成县| 临海市| 富裕县| 滦平县| 房山区| 新乡县| 崇礼县| 和平县| 鄂托克前旗| 延庆县| 汨罗市| 土默特左旗| 田东县| 洪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