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回家過年-《馬蹄聲》
第(2/3)頁
“恩,也是也不是,不要小看這些小部落,特殊時期這些小部落作用還是蠻大的。不然馬嘴關哪有那么容易攻破?你在政治謀略上能力很強,唯獨用兵之道太過膚淺。縱觀我大魏,你可隨便看看,無論大魏九杰,還是未上榜的人杰、梟雄,有哪一位是不會用兵的?四十多年前我大魏處于最虛弱時期,就這你們和北遼聯手都沒有踏入我大魏半步。日后你要多學學用兵之道,不然攻魏時,怕是會非常困難。”
完顏秀開心的笑笑“嘿嘿!這不是有你嘛?世人皆說,大魏九杰從二到九全部加起來都比不上那個一,我相信夫君絕對能打敗他們所有人。”
“唉……,別抬舉我了,什么全部加起來都不如我?光小秦一個人都夠我對付的,還全部加起來?我又不是神,不被他們一人一口給撕完才怪。”(通過二人對話,讓人很懷疑這面具男子身份。究竟是誰呢?暫時還不知,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此人是魏人。)
……
那么此面具男子為何會說,只要滅掉北遼大王府二十萬天狼軍,北遼就會傷及根本一蹶不振呢?
這就要從精銳一詞說起了,無論任何勢力、任何國家,都會有嫡系、精銳這個說法。所謂精銳,就是指一支軍隊的核心存在,人數或許不多,但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戰斗力極其強悍。這么說吧,一支軍隊不管敗的有多慘,只要精銳不失,那重組的隊伍戰斗力也就不會丟失。一旦精銳沒了,那重組的隊伍不管有多少人,戰斗力和以前都是無法比擬。
就像大魏,因地大物博、人材輩出,各軍種精銳也皆是不同。齊王占據嶺南,六十萬大軍北伐,要說真正的精銳之師,其實只有兩萬人。而就是這起家的兩萬精銳,卻是帶出了四十萬能征慣戰的水陸兩棲軍。蜀軍也同樣如此,六十萬蜀軍中,精銳部隊也只有當初岳群山從蜀州老家帶出來打天下那兩三萬人馬。燕王之所以是大魏最弱,那是因為他壓根沒有精銳,連戰火洗禮沒有經歷過的軍隊,哪怕人數再多,也只能算是常規軍。說句不好聽的,身在玉州的劉毅可能都比他強,為何?因為劉毅也有精銳啊!雖然只有區區一萬兩千人,可就是這一萬兩千人幫著劉毅打贏多少場大戰?而且還帶出了戰斗力同樣不弱的黑騎軍。不然楊承雨在大漠開戰,有金甲軍和沒金甲軍為何是兩種表情?有金甲軍,哪怕實力比對手弱,但底氣十足。反之,若沒有金甲軍,估計楊承雨連仗都不想打。
以上還都是大魏各大勢力內部的精銳力量,要是拿國與國來比較,那差距就不是很明顯了。或許有人要問,大魏帝國的精銳部隊是哪一支呢?呵呵!其實這個問題壓根不用解釋。魏景賢五十萬大軍征戰皖北,而對手是擁有四十五萬大軍的陳文烈,可在魏景賢眼中,陳文烈和他的晉軍不過是群廢物,他真正怕的卻是陳川手里那三十萬西北軍。岳中仁三十萬蜀軍攻陽平,說實話,他一點都不擔心柳絮會不會翻盤,他怕的同樣是身處西北的陳川,不然也不會派鄭云霄前往中原找魏景賢談判了。通過這兩人顧慮,那還需要猜嗎?大魏陸軍的真正核心力量,就掌握在陳川手中,那就是連劉毅見到都得繞路走的西北狼——北方重步。不然他也不會千叮嚀萬囑咐的警告拓拔宏宇,只能往隴山附近靠攏,千萬不要貼近肅州。因為他也害怕,萬一小舅特么發神經,在把拓拔宏宇給滅了。
至于國與國比較差距不是很明顯,主要就是各國的核心戰斗力布防問題。北遼有二十萬稱霸草原的天狼軍,東夏同樣有沒建國時就存在的二十萬遠東軍,大魏有三十萬西北狼。若問戰斗力的話,其實很難做比較,各有各的優缺點,畢竟都沒有真正交過手。也不是說不會交手,只是各國都把最強悍的力量,用在了最主要的地方。對東夏來說,東夷族是威脅,可遠東那苦寒地帶,任何軍隊過去都不太適應,只能遠東軍親自駐防。北遼要防著北沙的草原王,戰斗力要是太弱,估計還不夠草原王塞牙縫的,那駐守大王府的可不就得天狼軍嘛。大魏不提,遼東有山裕關卡著,東夏進不來,北遼卻有十多個進出口,最強力量為何駐守北遼卻不駐守東夏,這就是原因。只不過現在是內戰時期,各大勢力都在擴充軍隊,岳群山在三十萬的原基礎上擴充到六十萬,燕王在二十萬的基礎上擴充到五十萬,齊王在四十萬的基礎上擴充到六十萬。而且內地各州的駐防軍也都是大量擴充,這樣就導致了人們認知不明,北方重步才十五萬,擱在全大魏比較,就顯得太過弱小。可對真正領兵大將來說,這種認知簡直可笑的離譜,北沙核心力量只有十萬,可就是這十萬人馬,卻是稱霸全大陸上百年。劉毅在大漠的金甲軍只有一萬,也就是因為這一萬大軍的存在,卻讓楊承雨有了跟另外三國一決雌雄的勇氣,這壓根不是數量多就能夠代替的。(扯的太遠,立刻回來)
……
在劉毅快馬加鞭往回趕時,震州也發生了件小事,啥事呢?現在把目光轉向震州,一起看看到底啥事。
震州往東與齊州接壤,沒劃入安西前歸屬青州府統轄。往北與寧州接壤,這寧州東南方又與蘭州接壤,寧州屬青州轄區,可這蘭州卻屬涼州府轄區。這就有意思了,整個北方皆屬太師府地盤,全大魏都知道西北一帶都是山地荒漠,能種糧食的田地非常少,可在不多,養活西北三府千萬老百姓還是可以的吧?要知道,這可是三府的地盤,青州、涼州、秦州,能種糧的田地加起來那也不少啊,何況三府人口還那么少。可就這千把萬人口,每到年關逃荒要飯的老百姓哪州都不低于幾十萬。因震州靠近齊州,如今又劃入安西,對于內地富裕大州來說安西是個窮地方,就算逃荒也不可能去安西。遠不說,要是到了安西同樣沒有飯吃,那不白費力氣?前些年的確是這種情況,可這后幾年經過安西政府統一規劃,治理發展,又是水利又是民利。糧產再低,有大漠那些黑商做支撐,可以說早把西北三府甩出幾十里開外。
內地百姓肯定是不知道安西現在情況,可隔壁三大州府的老百姓知道呀。這不,剛到年關,安西境內就來了二十多萬逃荒百姓,要是前些年,誰逃荒也不會往安西跑。現在呢,光一個震州就來了七八萬人,要說震州靠近齊州,肯定是比寧州蘭州富裕。問題是,在富裕也架不住逃荒的人口多不是?七八萬逃荒百姓把楊學棟愁得飯都吃不下。這些人要是都愿意來安西落戶的話,那他楊學棟也不會多說什么,在苦也會想辦法救濟他們。關鍵是,只要過了年關,這些人連一個都不會留下來,全特么吃干抹盡回老家。
都護大人是讓他來治理安西,不是讓他來消耗安西財力。當下連兼并土地都還沒有談妥,一旦談妥,那購置費還不知要多少錢。如今安西財政也不寬裕,他哪敢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傻事?據他了解,以前逃荒百姓不管去哪,從沒有發生過這種聚眾鬧官府的情況。他也不知道是不是個別百姓想逼官府出糧,還是有人故意在中間搞鬼。這幾天震州各府衙門口,多至上千、少至幾百,全是逃荒百姓圍堵官府,聚眾游行,所喊口號沒別的“官府放糧,救濟百姓。”
可能在百姓眼中,不管哪方勢力,只要是大魏的官那就都應該為百姓負責。但在各大勢力眼中,性質早就不同了,你勢力范圍內那是你的民,我勢力范圍內那是我的民。總不能你勢力范圍內的百姓,跑到我勢力范圍內吃飽喝足后,拍拍屁股又回去。救他們命的是我,可到最后他們擁護的還是你,我圖啥的?
現在這情況他也不知道該咋辦,出兵鎮壓?開玩笑,都是大魏老百姓,帝國是分裂了,可那是帝國統治者的事情。說到底,安西還是大魏官府,哪有官府派兵鎮壓老百姓的?沒辦法,只得聯系丐幫分舵前往蘭州調查一下,看看到底是有人搗鬼還是咋滴。都護大人年前就會回來,這節骨眼上震州可不能出啥問題。
因府衙外堵滿了三府逃荒百姓,他連出門視察都不敢,只得躲在府衙里等待消息。
“報……,大人,丐幫潘長老求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武县|
涞水县|
凤山县|
仙游县|
铁岭县|
淳化县|
泽库县|
定南县|
大洼县|
石狮市|
从江县|
广宗县|
阿鲁科尔沁旗|
平定县|
玉山县|
谢通门县|
曲沃县|
黔西县|
镇原县|
铜山县|
肥东县|
乌审旗|
胶州市|
竹山县|
海南省|
奉节县|
通化市|
南澳县|
独山县|
元阳县|
万荣县|
清徐县|
游戏|
铁岭县|
阜阳市|
定陶县|
神池县|
迁西县|
玉树县|
东兰县|
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