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小北想了想,也不一定,選擇金盛,李金榮還是應該放在第一位的。 有一個事情,那就是“借殼上市”。 股市上來錢,應該比這樣交易更加合算。 首先,只要上市,那就是股民掏錢了,對不對。用股民的錢來買李金榮的企業,這個金盛集團不傻,比跟銀行要錢不簡單嗎? 而且成本還低,更何況金盛集團喊了這么多年的上市上市,不也沒有上的了嗎? 因為一個IPO排隊的事情,再加上國際經濟環境不好,這才一直拖著的。 但是“借殼上市”這種操作,是不是就簡單多了呢? 如果金盛真的談不成,才是那家大型國企該出手的時候,最起碼李金榮可以見到錢了么。 但是哪怕出的價格再高,那也應該是一次***吧,相互持股的事情,在張小北看來,應該不大可能。 人家那么大的上市公司,跟你玩兒什么“相互持股”呢,只有一次性收購這么一說。 這樣,李金榮失去的就是自己的“社會存在感”了。 所以,李金榮不到最后一刻,是不允許自己出現這種情況的。 因此,張小北認為,李金榮應該是把金盛作為自己翻盤的救命稻草了。 可是,金盛會跟你玩兒“相互持股”的游戲嗎? 應該也不會。 劉向波本身就是玩兒資本的,你現在玩兒的這一套,人家也太清楚怎么回事了。 說白了,那是人家玩兒剩下的。 …… 好吧,張小北再次出現了腦細胞大片死亡的情況,盡管如此,但還是沒有分析出一個所以然來。 但是總體的節奏,是肯定控制在金盛和這家大型國企的身上了。 那就看這次盡職調查速度的快慢了。 如果盡職調查進行的很快,那么李金榮肯定是選擇了后者。 如果很慢,那就是李金榮在藏著掖著,盡量拖延時間,做“盡職調查人員”的工作。 讓這次盡職調查達到他所謂的滿意。 可是還有一點啊,李金榮這兩塊資源的最后一批資源價款,可還沒有著落呢。 商量商量,給你延遲上一半個月,那個也不是沒有可能,可是時間長了恐怕就不好說了。 過了期,那就又回到秦省國土部門了。 大不了把你前期交的資源價款給你退了,有什么了不起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