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你現在不看電視吧?”郭隊問道。 “不怎么看。因為我始終覺得,還是老電影好看,不過還真看過一部電視劇,就是《亮劍》,這個印象最深。”張小北答道。 “現在也有很多諜戰片啊,怎么你不看的嗎?”這是閑扯了。 “不,不一樣,郭哥。你翻開以前的電影看看,《閃閃的紅星》也好,《小兵張嘎》也好,《***》也好,你沒有發現一樣嗎?” “那個時候的人演出來的電影,你別的不用看,看眼睛就行了,那種發自肺腑的流露,那種充滿精光的眼神……” “你現在走在大街上,還能看到那種眼神嗎?” “革命烈士有追求,那時候的演員也有追求啊。” “現在設備好了,機器先進了,反而拍不出那樣的眼神了。” “也就是《亮劍》中,那些人的眼神,還有之前老電影的影子。” “不過今天剛參加完一個婚禮,算啦,不多說了,就現在的演員,能演出什么好電影來。” 張小北這一番感慨的,直接橫跨了兩個世紀一般。 不過好像是兩個世紀,上世紀50年代之后,中國電影的大發展的一個階段,那個時候還沒有什么明星之類的說法,就是演員。 演員就是一份革命工作,連“職業”這個叫法都沒有。 而現在,21世紀,說明星的多了,把自己當腕兒的多了,而把自己當做演員的,俯下身子研究藝術的,卻是少了。 人們的思想,太需要回歸了。 “劉華女兒的婚禮?”歐呦,這郭隊還真是什么事兒都知道啊。 “我靠,你消息這么靈通的么?”張小北有點兒意外地說道。 “知道,這又不是什么新鮮事兒,提前好多天就知道了,聽說是腕兒去的不少。” 郭隊無所謂地說道,看起來這個事情還真是有蝴蝶效應啊。 提前就做足了“宣傳”工作啊。 “郭哥,咱們扯遠了,還是吃完這頓飯,各自珍重的重要,最起碼,你的眼睛里,有我曾經看到過的老電影中的眼神。”嗯,閱人無數,不如閱眼無數。 行為動作面部表情都會騙人,唯獨這雙眼睛,一般人是掩蓋不了的。 因為眼睛,真的是心靈的窗戶。 “你的也一樣。”郭隊還被張小北說的不好意思了。 “郭哥,咱不玩兒這個鼓勵和相互鼓勵的游戲了,其實該干什么,自己心里都清楚。” “另外,我真的不如你。” “喝了這一杯,大家都珍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