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9月份,在煤炭市場按照“慣例”,應當觸底反彈的時候,卻依然死氣沉沉,不溫不火。 也就是出現了“旺季不旺”的怪現象。 張小北知道,這是整體經濟缺少支撐的因素導致的。煤炭市場在紅火了好幾年之后,第一次遇到考驗了。 首先是外貿不行了,這就意味著國際經濟形勢純粹是一塌糊涂了。 其次是國內經濟也遇到了考驗,畢竟經濟危機的影響是全球性的。 現在奧運會已經結束,有關的建設工作和硬件需求,也已經停止了。 抗震救災工作也已經基本結束,但是災后重建的工作還沒有展開。 相關行業沒有提振信息,內需和外需都很一般,整體化工、建材、冶金等行業的開工率持續不高。 所以,煤炭也沒有需求。 不搞建設,就電廠發的電,你供給誰?你的鋼材建材賣給誰?化工行業的產品賣給誰? 大家都賣不出去的時候,你的煤能賣給誰? 一時間,煤炭行業的領導們都著急了,大家相互之間都在探討今后煤炭經濟的整體走勢。 但看好的不多,悲觀的情緒開始無限蔓延開來。 就在國慶節以后,已經是進入冬天的節奏了,而煤炭這種發光發熱的產品市場卻依舊顯得冷冰冰的。 為此,GJ煤炭協會召開了煤炭經濟座談會,從一些數據報告上,張小北對全G煤炭經濟的下滑,有了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 煤炭市場已經“反轉”,“需求”取代了“供給”,成為下一步煤炭經濟的主題。 全國用電量出現了0.465%的負增長,這是自1999年以來,全國電力首次出現單月負增長。 目前,全G各大電廠電煤庫存超過4400萬噸,可用天數達到了23天,而歷年以來,全G各大電廠冬季儲存用煤最高也就是3240萬噸的標準。 這下子,創下了歷史最高水平。 電煤到廠平均價2008年最高的時候是1050元/噸,現在已經滑落到550元/噸,而且,更加可怕的是目前還在繼續下滑。 這叫什么,“腰斬”! 僅某港口一家,大約有5萬戶煤炭經營商虧損,絕大部分資金鏈已經斷裂,超過90%的經營商已經失去了屯煤能力。 之后唐省也組織召開了全省煤炭經濟座談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