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經哥,這以前也沒有聽說還有這個事情啊,民用煤還用煤炭局親自安排嗎?”對啊,自己從秘書到處長,再到副總,也沒見過有這樣的文件啊。 “你們老家是怎么過冬的?”經六福反問到。 “要么自己買煤球,要么買點煤自己打煤球。”張小北答道。 “那你知不知道一個煤球多少錢?”經六福問道。 “以前就是幾分錢吧。”張小北知道,現在肯定漲價了。 “一爐火一天用幾個煤球?”經六福再次問道。 “過冬的時候,我家里一般是兩爐火,一爐做飯,一爐取暖。我要回家的話,我爹媽還得多開一爐火。” “一爐火一般情況下一天24小時是五個煤球,一天大約是十個煤球吧,當然了家里來人的情況下用的更多。” “拉上兩千個煤球,怎么著也夠了。” 嗯,張小北農村娃,這個生活經驗還是有的。 “哎——”經六福聽到這里,先是嘆了一口氣。 “張小北啊,你小子是關心煤價,可是沒有關心過煤球價格。” “現在一個煤球都兩毛多錢了,而且質量還不咋地,燒著燒著就滅了。” “說真心話,你們家一爐火一天5個煤球,僅僅也是保持有個溫度而已,要說暖和,根本談不上。” “一般都是圍在路子邊上取暖,晚上封了爐子得抓緊鉆被窩。” 嗯,老經也是從沒有暖氣的時代過來的,這個生活經驗和張小北一致。 “可是現在呢,煤價飛漲,老百姓花幾百塊錢買上煤球,根本達不到效果。” “而且有了基金票以后,煤炭銷售是只對單位不對個人,老百姓就是想自己拉煤打煤球都沒有了渠道。” “所以這次,是組織所有的鄉鎮和煤炭企業共同對接這個事情。” “我們不能讓老百姓坐在煤堆上沒有煤燒,這在我們這個時代,是說不過去的。” “另外,農村的收入水平還是很低的,我們這里就是這兩年工礦企業發展起來了,煤礦工人有錢花,可是農民呢?” “我們這里的土地都是山區梯田,本身就比較貧瘠,老百姓一年種點糧食西瓜什么的,能有多少收入。” “兩千煤球,下來就是四五百塊錢。這四五百塊錢可是農村大學生一個半月的口糧錢啊。” “花了錢,質量還差,你說縣里市里能不管這個事情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