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樣的人物來金盛調研,一點兒都不意外。 孔清榮同志和金盛的各位管理者一一握手,最后是張小北。 孔清榮同志先是扶了扶眼鏡,然后伸出手來說道:“你最年輕,肯定就是張小北吧!” 張小北雙手緊緊握住了領導的大手,一個勁兒地點頭啊:“是的,孔副主席,我就是張小北。” 沒想到孔清榮同志哈哈一笑,說年輕人了不起。 然后又對一眾管理者說道:“你們搞的好啊,我是來學習來了。” 接下來就是現場參觀,現場的第一步就是井下生產。 劉向波說:“領導,您年齡大了,井下很潮濕,很陰冷,要注意身體啊!” 這意思是,能不下,您就別下了。 可孔清榮同志扭過頭來:“怎么?看不起我老頭子啊!” “田間地頭,工廠一線,我哪里沒有去過,煤礦我也不是第一次下。” “豬頭不爛慢慢煮,當官不能怕吃苦。” “再說了,國家主要領導人都到達過煤礦井下一線,我這算什么。” 說完直接朝著井口就去了。 這還了得?剩下一大幫子人呼啦一下就跟上去了。 好吧,穿上軍大衣,帶上安全帽,發了礦燈,坐上猴車,一個個就往礦井深處去了。 對了,啥是“猴車”呢? 通俗一點,就是為了節省體力,下井的工人乘坐的一種運輸工具。 人是半蹲半坐在上面的,跟個“猴子”一樣,所以叫“猴車”。 這下了猴車,又走了兩個小時,才到了工作面。 一路上,孔清榮同志吩咐劉向波,不許打招呼,該怎么干就怎么干,我要看真實情況。 張小北這可是第一次下井啊,井下的硬化工作挺好,支柱什么的看起來也很粗壯,頂板也很好,一路上都沒有煤渣兒掉落。 就是冷,井下一直需要通風,你得把新鮮空氣送進來啊。 然后下面還有除塵灑水設施,潮得很。 要不然說陰冷潮濕呢。 這下井的工作人員,一年四季都離不開秋褲的。 可是孔清榮同志的腳步那是真利索啊,后面有兩位副總都快跟不上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