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似乎有一種氛圍,一個不大談特談管理的企業就不是一個好企業,一個不搞企業培訓的企業就不能稱之為一個企業。 火啊,火的一塌糊涂。 其實來說,那時候的管理市場簡直就成了插科打諢,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的高粱地,跟脫口秀都差不多了。 那些個講師,一個個比王字健的口才還好…… 好吧,閑話收起。 金永利的說法很對,現在銷售系統還是四分五裂,一些主要工作還在等待之中,您要這個時候弄一幫爺爺來了,怕不是要好事兒,是要壞事兒吧。 誰知道這些爺爺們幾斤幾兩呢? “永利,這個不用擔心,你聽著,他們是聽我們的安排,替我們做事,放心,都有正規的約束合同和保密合同。” “而且這一家,國內的很多大型企業都請過。” “這是春節的時候,董事局主席在一次聚會上遇到了他們的主要合伙人,才產生的這個想法。” “年前的‘輪崗’,只是一個信號,先攪一攪,讓人心動起來。” “對于他們的到來,會提前放出消息,讓大家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4月1日要召開職工代表大會,會將這個事情形成一個議案提交上來。” “這樣消息的擴散會更快。” “但是他們不會直接進駐公司,會從我們的一個子公司開始,看看到底能起到多大效果。” “第二步才是進駐集團機關,這種事情,畢竟是在一萬多人的企業里進行,我們肯定慎之又慎。” “他們也需要等,要等你們的銷售隊伍有了足夠的基礎,要等你們的業務有了統一的基礎,然后一舉進駐,把銷售工作徹底統一起來。” “然后以銷售分公司為基礎,向各個部門,各個分子公司去滲透,去執行。” “4月底,他們會拿出正式的合同文本,而要進駐的企業是我們下屬的化肥廠,所以還牽扯到一項人事任命的問題。” “永利,你現在怕是肩上要多一副擔子。第一,銷售副總裁的職務,你得干著;第二,化肥廠董事長的位子,你得干上。” “先別著急回答,這句話,是我受集團董事局主席劉向波先生的委托,來和你談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