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是企業存在的王道,或者說使命,或者說是文化。 至于性質問題,似乎現在不那么重要。 那個屬于技術層面的問題,好像在企業使命面前,都不是什么大問題了。 聽到這里,想到這里,張小北點了點頭。 “我這個人呢,不怎么喜歡寓言故事,不真實,我也不喜歡編造故事,本來就假的,用狼和狐貍來說人的事情,本身就顯得不厚道。” “我們就說眼前,就說我們現在站立在這九華山上,你說沒有人們的自發精神,這九華山會那么出名嗎?大家會那么認同嗎?可是當初沒有人去認同??!” “關鍵一個原因:沒人信,但是佛祖信了?!? “我們的國有企業本來就是為人民、為國家而生的,只不過在管理的過程之中,出現了這樣或者那樣的難題,需要走出這個困境,但盡管如此,你能說國有企業他的定位有問題嗎?” “絕對不能?!? “再說集體企業,那也是為了造福一方,為了村民和鄉民日子過的更好,只不過管理的思想和人們眼光的局限性,限制了企業的出路?!? “再說說民營企業,不管他們怎么樣鉆空子掙錢,也不管他們承認不承認,但是最終,他們是不是養活了一大幫子人,甚至有很多民營企業,已經主動承擔起了一些社會責任?” “而且,他們已經刺激了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的競爭意識和市場意識,這一點,誰也無法否認?!? “但是一點,我們都已經在做的事情,卻是沒有找到做這個事情的根本初心和最終落腳點。人們也是剛剛富裕了一點,所以各種思想和短見同時并存,這是一個過程?!? “而我們要做的,或者我們想做的,就是要逐漸消除這種思想,讓大家回歸到做企業的初心上來,還是那兩個字——安人?!? “本來就是要做的事情,干什么非要繞那么遠的路呢?金盛集團就是要從初心做起,而且只做初心?!? “金盛集團成立這么些年以來,掙錢了嗎?掙錢了,絕對掙錢了!” “可是錢呢?第一,要想金盛集團的以后,是不是能百年、千年地做下去,需要外部資源的補充,需要產業鏈的不斷延伸,得投資?。坏诙?,設備投資,安全是政策,但也是工人的生命保證,沒有安全,談什么‘安人’?第三,這改制前后的工資,大家對比一下,翻了兩倍沒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