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進兵武關-《漢當更強》
第(1/3)頁
武關,秦楚之咽喉,關中之鎖鑰,與函谷關、蕭關、大散關并稱為秦之四塞,古稱少習關,戰國時改名武關。
武關的關城建立在峽谷間一座較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習山,南瀕險要,關西地勢較為平坦,出關東行的道路卻是延山腰盤曲而過,崖高谷深,狹窄難行,歷來就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也最是易守難攻不過。
這還不算,武關還有一道同樣難以攻打的外郭,那便是武關東面五里外的吊橋嶺,吊橋嶺不但山勢高峻而又陡峭,嶺上還有著一道長約七里的秦楚分界墻,墻為片石砌成,既是戰國時的秦楚國境線,又是理想的防御工事,界墻開有關門,門上筑有城樓,門外挖有深壕,全靠吊橋交通,守軍只需要把吊橋拉起,進攻一方便很難摸到關門。
對準備進兵武關的少帥軍來說還算好,托了秦始皇的福,統一六國后動用了無數的人力物力,修筑了一條可以從宛城直抵咸陽的馳道,現在要想進兵吊橋嶺已經比以前容易了許多,如果換成了在沒有馳道的時代,光憑吊橋嶺那條號稱不能并騎的山道,就足以讓人望而生畏,不敢生出非分之想。
然而即便如此,寬達數十米的馳道到了吊橋嶺后,還是被迫收窄到了寬僅三丈,還必須曲折向上行進,同樣很難向第一線投入進攻兵力,也十分容易到守軍居高臨下的沉重打擊。
如果硬要說武關有什么弱點的話,也就是兩個小小的瑕疵,一是武關的關城太小,周長不過三里,城中還有一些百姓居住,撐死也不過能夠駐扎四五千人的軍隊;二是吊橋嶺的山勢過高,水源稀少,取水十分困難,難以駐扎太多的軍隊,同時吊橋嶺上的界墻也只有不到兩丈,遠不及普通城墻那么高聳難登,多少可以讓進攻一方看到一點強攻得手的希望。
關于這些武關的情況,早在從宛城出發西進之前,項康就已經有了十分詳細的了解,也非常清楚想要強行突破武關絕對不是說到就能做到的事,但是沒辦法,破不了武關就進不了關中,所以項康也沒辦法,仍然還是在秦二世三年的正月二十五這天在宛城誓師西進,帶著兵力在兩萬六千左右的少帥軍主力想武關開拔。
沿著馳道進兵很快,即便攜帶著可以使用兩個月的糧草和大量軍需,少帥軍主力還是只用了六天多點時間就趕到了析縣,而此前從丹水北上討伐析縣的少帥軍偏師周叔和酈商所部也早就拿下了析縣,還收編了南陽境內的另一支反秦義師王陵所部大約三千來人,與少帥軍主力會師一處后,便將少帥軍的總兵力擴大到了三萬七千余人。
與周叔、酈商等人見面后,項康先是狠狠夸贊了一番主動接受自軍收編的劉老三同鄉王陵,給他封了一個雜號將軍,賞賜了一些錢財,又許諾將來給他封侯,然后還是在王陵再三道謝后,項康才轉向周叔問道:“怎么樣?武關那邊的敵情探察清楚了沒有?”
“探察得差不多了。”周叔答道:“武關之前大概有五千守軍,守將叫做王邦,后來暴秦朝廷又給武關派來了六千援軍,領兵主將是暴秦名將李信的次子李采,不過武關的關城太小,東面又沒有適合屯兵立營的地方,所以暴秦援軍駐扎在了武關西面的七八里外,給武關的暴秦軍隊充當后援。”
“那武關的暴秦軍隊部署情況是什么?”項康又問道。
“吊橋嶺上有一千五百暴秦軍隊,守將是王邦的副手寧執,王邦自領三千五百軍隊駐扎在武關城里。”周叔如實回答,又說道:“還有,之前從宛城逃走的暴秦南陽郡尉丞宋漾,已經確認逃到了武關回歸暴秦軍隊,還被王邦留在帳下聽用,目前和王邦一起駐扎在武關關城里。”
項康點點頭,懶得關心留書大罵自己的宋漾,只是又向周叔問道:“對于我們攻打武關這一戰,周將軍你有什么看法?”
“恐怕很難投機取巧。”周叔回答得很直接,說道:“暴秦軍隊的地利優勢太大,絕對不會輕易弄險出戰,我們想要設計誘敵出戰幾乎沒有任何可能,只能是靠武力強行攻打。也還好,武關的暴秦軍隊和他們援軍都沒有象樣的實戰經驗,戰斗力不是很強。”
項康不敢象周叔一樣的樂觀,因為項康很清楚少帥軍的情況,知道少帥軍將士確實是身經百戰,戰斗經驗豐富,但因為項康此前太過喜歡投機取巧的緣故,少帥軍將士一直都沒有打過特別艱難的攻堅戰,尤其是時間漫長的持久攻堅戰,武關秦軍的地利優勢又實在太大,少帥軍將士能否適應這樣的絕對逆風戰還誰都不敢保證,所以項康也絕不敢有半點的輕敵,只是說道:“具體怎么打,還是到了武關再說吧。”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果县|
黄浦区|
无锡市|
宁国市|
崇文区|
云梦县|
柯坪县|
和田县|
临江市|
江源县|
罗甸县|
黑山县|
海南省|
民勤县|
嫩江县|
宁陵县|
萨嘎县|
五台县|
西贡区|
谷城县|
封丘县|
贵州省|
宜州市|
余姚市|
井陉县|
岐山县|
南溪县|
大关县|
安丘市|
蛟河市|
涿州市|
吐鲁番市|
永靖县|
堆龙德庆县|
青川县|
凤翔县|
谷城县|
山东|
北碚区|
南康市|
景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