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不可能的-《匠心》
第(1/3)頁
木牛流馬,相傳是三國時期,由諸葛亮設計制造,用來運輸糧草的一種工具。
它分為木牛和流馬兩種,能夠進行長途奔馳,為十萬大軍提供糧食,進行大型運輸。
一個傳奇的年代,一個傳奇的人物,使得這種運輸工具的名字也流傳了下來,同樣成為了傳奇。
直到許問所在的時代,這兩種運輸工具具體是什么樣的也還是沒完全弄清楚,只根據傳聞有了一些模糊的推斷與設計。
但眼前,在這個幽暗的山洞里,看著兩個不大不小的包袱從眼前消失——其實并不能完全看清楚它究竟是怎么消失的——許問卻突然聯想到了這個詞,下意識地叫了出來。
“木牛流馬?你是說諸葛丞相設計的那個?你覺得是這個?”吳可銘摸了摸下巴,沉吟道。
許問沒了解過這個世界的歷史,但現在看來,至少這方面是一樣的。
“我也不知道,只是突然想到了而已。”許問冷靜下來,搖了搖頭。
吳可銘也沒有追問為什么,他從旁邊洞里掏出一根火把,將其點燃,領著他們往里走,一邊走一邊介紹道:“我也是無意中發現這里的。如你們所見,那座平臺并沒有道路相通,無論山上還是山下都很難發現。我先知有石壁居,然后一時興起想要將其修復,起意時就在發愁,道路不便,如何運輸材料。”
他的火把好像是特制的,光線比許問他們手中的更強,能夠照亮的范圍更廣。
他將其伸向左側,許問的目光隨著火把的示意方向看了過去。
先前實在太暗了,他們只能看路,沒時間看清更多的細節,直到這時他才發現,周圍的石壁進行過很多處理,留下了很多機關的痕跡。
同時,一些石磚上嵌有銅環,銅環有銹蝕,上面還有一些黑色的痕跡,好像曾經栓有什么東西,后來時間太久爛在了上面一樣。
而現在正在運轉的,正是其中比較完好的一部分。
可以看出的是,它曾經是整個體系里的一部分,幸而保存了下來,后來經過修復,才得已獨立出來運轉。
“后來我無意之中發現,石壁居里竟然隱藏著這樣一條路,這條路里竟然有這樣的機關,于是我知道了當初建筑石壁居的那位先人擁有著怎樣神妙的手段。可惜我摸索良久,才與友人一起復原了其中比較簡單的一小部分,可以用來運輸一些比較小、比較輕的貨物。不過萬斤巨石隨心而動,估計只有將其全部復原才能得以實現。”吳可銘語氣悠然,面露向往。
其實對于他來說,建筑石壁居的那個人也不過是個工匠,是相對比較低的階層。
但吳可銘自然而然地稱其為先人,語氣非常景仰。
“萬斤巨石隨心而動……”許問重復了一遍這句話,想象著那種情景,不知不覺也感覺有些激動。“下面那個吊籃,也是這機關的一部分?”
“對,那個也是吾友修復出來的,不過他說以他的實力,只能做到這里為止,非常可惜。”吳可銘說。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凉市|
弋阳县|
绵阳市|
河西区|
同江市|
互助|
丹棱县|
金溪县|
建湖县|
那曲县|
泰兴市|
息烽县|
大宁县|
漳平市|
田林县|
改则县|
邯郸县|
仪陇县|
高陵县|
成安县|
靖州|
曲阳县|
聂拉木县|
武隆县|
信阳市|
宁阳县|
句容市|
建德市|
准格尔旗|
峨山|
隆昌县|
昌图县|
芦溪县|
灌南县|
延安市|
长岭县|
屏东县|
宜宾市|
章丘市|
乌什县|
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