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 此起彼伏-《匠心》
第(1/3)頁
用直線計算圓周,當然就要涉及到圓周率。
中國出現(xiàn)圓周率的時間非常早。
漢代的《周髀算經(jīng)》里和另一部算書里就已經(jīng)提到了這個比值,不過只是籠統(tǒng)地把它計成了3,很不精確。
公元一世紀的頭十年,王莽在位的時候,劉歆為主上制造標準量器時,直接使用了3.154這個值,但他就是把它當結果來使用的,沒有詳細說明自己得到它的過程。
公元3世紀的時候,劉徽把圓周率進展到3.14159;公元5世紀的時候,祖沖之和他的兒子給出了一個“盈數(shù)”3.1415927和一個“朒數(shù)”3.1415926,而直到公元十六世紀,歐洲的阿德里亞人安東尼宗才得到一個接近這個的數(shù)值。
圓周的計算在閻匠官給許問的那本計劃書上就有提及,提到圓周率時就簡單地說了個3.14。
許問對古代數(shù)學的發(fā)展一無所知,看到這個的時候還很驚訝。
后來他單獨找到閻匠官打聽了一下,才得知了過去的這些歷史,與記憶里課本上的一些內容相互映證,除了人名不太一樣,事件都是對得上的。
真是一個似是而非的世界……當時許問就在心里嘀咕了一句。
不過問到閻匠官的時候,他對這些東西了若指掌,也讓許問有些驚訝。
這熟悉的程度,一看就是以前研究過的。
這種人才,竟然被放到了這里來……
不過他沒有多問,直接把這部分內容梳理重整了一下,換成自己的方式教給了其他人。
他也沒想到,這些內容這么快就能用上了。
田極豐數(shù)學天賦非常強,幾乎瞬間就給出了結果,非常確定地把它寫在了木板上。
然后,陳萬年量完了第一根順栿的長度,把它報出來讓田極豐直接記上。
這根順栿緊貼墻壁,量完之后,陳萬年在腳手架上移動了一下位置,來到了第二根的地方。
這是根方形抹棱。
抹棱又叫抹角,就是本身方形的梁柱,在方角的位置鋸掉了一個三角長條,形成了一個異形。
方形抹棱的梁栿比較麻煩一點,不僅要測量其高度、厚度,還要測量抹角的角度與尺寸。
這在這個世界相對是比較難一點的,因為古代數(shù)學里,對角的概念非常模糊,并沒有完全成形。
這在西漠隊的計劃書里也體現(xiàn)出來了,這方面的概念基本上是缺失的,但在實際操作中其實非常重要。
許問和閻匠官聊了一下,把這部分的內容加了進去,并且討論制作了簡易的量角器。
閻匠官聽說這個的時候非常震驚,但聽完之后,他只是深深看了許問一眼,什么也沒有多問。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山县|
海淀区|
武义县|
斗六市|
文登市|
罗定市|
沂源县|
金华市|
同仁县|
彭泽县|
元谋县|
旌德县|
思南县|
兰坪|
赣榆县|
托克托县|
湘阴县|
新绛县|
炉霍县|
健康|
汉川市|
图木舒克市|
庄浪县|
黔西|
阜平县|
宜兴市|
宁阳县|
林州市|
乌拉特前旗|
阳西县|
洪雅县|
阿克苏市|
万盛区|
泗水县|
来安县|
曲麻莱县|
明光市|
鄂温|
天全县|
于都县|
襄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