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 大衍之數-《匠心》
第(3/3)頁
不過大衍之數往往藏在復雜的作品里,很難被人探究。他們這也是第一次看見它被簡簡單單地用在了一張木凳上。這可不就像朱甘棠說的一樣,稍微量一量就能知道了?
所謂大衍之數,其實就是黃金分割比率。
0.618,放在許問那個時代,是連稍微聰明一點的小學生都能隨口說上來的數字。
這個數字在周易和河圖洛書里都提到過,可見古代中國人并不是沒有研究。但它表述得實在太隱晦,大部分讀書人嚴重地重文輕理,絕大多數工匠又沒有讀過書。于是不知不覺中,明明早就已經存在的東西就漸漸近乎失傳了。
但對于美的感受總是一致的,有這樣一個比例的事情始終流傳了下來,成為了工匠們中的一個傳說。
朱甘棠把兩位師傅叫過來本來只是為了凳面,沒想到還知道了大衍之數在其中的應用,興趣頓時更加濃厚了。
他不再賣關子,直接把這張凳子翻過來,把凳面展示給他們看。
“我能看出,這凳面是利用桐木紋理,用無數木條拼接成圖形的。只是它究竟如何連接,就得請教二位師傅了。”
兩位師傅再次震驚。
他們剛才拿著這凳子研究大衍之數研究了半天,硬是沒摸出凳面是拼出來的!
要知道他們的手,可是多年鍛煉出來的,比朱甘棠敏感多了。連他們也沒摸出來,這手藝,真的有點厲害啊。
“這山水圖……拼得不錯啊。”宋師傅伸手撫摸了一會兒,又把它湊到眼前細看。
“這桐木材料不怎么好。”片刻后,他非常肯定地說。
“材料不好還能做成現在這樣?”朱甘棠驚訝。
“就是因為材料不好,他才有意這樣做。這徒生心思巧妙。桐木空心,他被分到的這段桐木多半空心的部分比較大,留下來可用的材料就變少了,很難攢出一張完整的凳面。直接拼不好看,他就想了這樣一個法子。”
宋師傅難得說這么一大段話,話里充滿了贊賞。
“對,這心思可夠巧的。還有這木條的拼法……”秦師傅也湊到跟前看了半天,瞬間睜大了眼睛,“榫卯!”
“是,全是榫卯拼出來的。”宋師傅同意他的判斷。
今天一天,這兩個字在朱甘棠耳邊重復了一天,常見的榫卯結構幾乎看了個遍。這其中還有幾種結構,他以前聽都沒聽過。
他原以為自己已經把這個當成尋常事了,但此時,他還是震驚了:“榫卯拼出來的?一點也看不出來啊!”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远县|
宜丰县|
云安县|
白城市|
兴宁市|
昂仁县|
南昌市|
南丹县|
龙山县|
晋江市|
平潭县|
赤水市|
大埔区|
东海县|
普洱|
丹阳市|
五原县|
桦川县|
离岛区|
庄河市|
互助|
禄丰县|
洛扎县|
许昌县|
九台市|
河津市|
安泽县|
金沙县|
额济纳旗|
共和县|
牟定县|
宾阳县|
噶尔县|
绥滨县|
玉山县|
五莲县|
腾冲县|
广元市|
南雄市|
温州市|
贵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