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幼年時期的記憶都已經不再了,記事起自己就在一間古老的教堂里。
我身邊也都是和我一樣年歲的小伙伴,但我知道我和他們還是有很多的不同。
他們每天上午九點都有父母結送過來,下午五點又有父母帶回家。
而我每次都是等到最后所有的小朋友走完了,再和神父一起回神父的家。
我也曾經向神父詢問來接我的父母去哪了?神父們總是尷尬的搖著腦袋。
那時候每天接我回家的神父都不一樣,去的家也都不一樣。
有的很大,有的很小。有時候能有單獨的房間,但大多時候都睡在各種擁擠的沙發。
沙發有軟又硬,有長又短。
天冷了會有一床被子,當然每天的被子都不一樣。
五個神父,名字我都沒記住。
我只記得周五的神父,他叫大海。
因為周五的大海神父比起其他四位神父要多負責我一個周末兩天的住宿。
大海神父有妻子和女兒,周末大海神父回帶著我和他的女兒去公園玩耍。
雖然我在大海神父家周末也是睡在沙發上,但是大海神父家的沙發我覺得比床都舒服些。
后來我懂事了一點,知道了造成這一切的原因。
我才明白為什么總有人說我是基督教的孩子,說我是被上帝選中的孩子。
這里是一間古老的教堂,周末才會用來做禮拜。
一共有五位神父,平日里閑著無聊就搞起了教育班。
說好聽是教育班,其實也就是一個帶孩子的幼兒園。
專門幫教徒們帶帶孩子,順帶從小就開始讓其對基督教耳濡目染。
這件事情持續了好幾年,漸漸也得到了收益和成效。
有了一點名聲之后,就該發生了一些事情了。
大海神父一共和我說過三次,當然都是周末在家里喝多了酒之后談起的。
他說記得那是一個周日,他當時作為主講神父主持完了兩個小時的禮拜。
當所有人都走了以后,準備關上大門的他聽到了奇怪的哭聲。
尋著哭聲找去,在座位的最后一排看見了一個竹籃。
竹籃被三層毯子蓋著,發出嚶嚶的哭聲。
而竹籃里的人正是我,當時身上還有一張紙。
按大海神父的話,紙上的字怎么看也是個有文化的人。
不過那張紙后來也沒有保存住,大概意識就是孩子不想要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