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個小鎮,曾經是東濱這座城市眾多邊緣地帶之一,但隨著東濱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青陽大學的搬遷,曾經沉寂的小鎮,迅變得炙手可熱了起來,地價一漲再漲,外來人口不斷增加。
只要手腳勤快的,靠著附近數萬大學生和紛紛進駐的各種高科技產業,迅財致富了。
而在小鎮東南角,臨近青陽大學的位置,有一塊小廣場,這里本來是一位老人的宅基地,后來附近出現了一條小規模的商業街,就此變得搶手起來,老人身體不好,想著賣掉宅基地給自家兒女留點錢再走,一直捂著不舍得賣,開價很高。
雖然這塊地在附近算是地段最好,但這畢竟是一個小鎮,再怎么搶手也遠不如市中心位置寸土寸金,很多人都在私底下討論,老人斷氣之前到底能不能賣出去。
但終究還是有人當了這個冤大頭,就在四五月份時,老人撒手而去的前三天,這宅基地終于賣了出去,而又過了七八天,一個施工車隊就開到了小鎮上,車隊拿布幔把宅基地遮擋了起來,兩個小時之后,布幔撤去,一座造型極其別致的小樓,就出現在了街角。
小樓的風格和四周有點不搭,如果說這條街就像是一支粗糲的老樹干,那么這座小樓,就像是在樹干的枝杈處,開出來的艷麗銀花。
不管從哪個方向走過來,很多人遠遠第一眼注意到的,就是這座小樓。
在小樓的門口,掛了一個牌子,上面寫著:“萬可設計工作室。”
在一大堆饅頭店、燒烤店、雜貨店中間,突然出現了這么一個看起來頗為高大上的“設計工作室”,雖然不知道這個“萬可設計工作室”到底是設計什么的,但眾人還是肅然起敬。
這是文化人的東西吧。
而且,不論是設計風格還是制造方式,都非常高大上。
誰見過無聲無息的,兩小時就蓋起來的小樓?這小樓該不是從其他地方搬過來的吧。
那時候還是年初,小鎮上的人還沒那么見多識廣,對工作室報以了足夠的好奇心。
然后他們現,“工作室”聽起來挺高大上的,但事實上這里的人都很好相處。
特別是有倆特別勤快的小伙子,長得高高壯壯的,每天一大早就來到工作室忙活,他們特別熱心勤快,第一天的時候,隔壁早點攤的老張看到倆人正在把桌子擺得橫平豎直,馬扎按高矮順序排好,還以為是遇到了早出門的城管了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