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巨大的會議室里,剛剛布設好的指揮系統剛剛開始運行,隨著嘀一聲輕響,畫面投射到了面前的幾個大屏幕上。
楊業超等人坐在這里,看著屏幕上方分開的五個晃動的鏡頭。
中美雙方以五人一隊的對抗訓練正式開始,對抗場地就放在后方的一片荒山和樹林里。
西北的森林,多是山林,并不像南方的森林那樣枝葉繁茂,將整座山完全遮住。
在這座山上,裸露的巖石和蔥郁的樹葉輝映,很難掩蓋住雙方潛藏的身影。
雙方以抽簽的方式,選定方向,然后各自從南北兩方進入這片區域,在接下來的一天時間里,先消滅對方的就算是獲勝。
身為隊長的刀鋒擔任斥候,走在最前面,五個人的小隊分成了1-3-1的陣型,他們已經在山林里走了兩個多小時。
負責負重補給的黑子身上穿著超重型“鴕鳥”負載型二代骨,身上背著多達二百公斤的補給,其中僅僅是一個巨大的電池包就上百公斤,更不要說,他還負載著其他人的備用電池。
此外,他還有一個移動武器補給站,一個輔助設備塢。
這三個模塊,外觀上都是同樣大小的標準接口掛載倉。
這樣的掛載倉,黑子身上有四個,還有一個裝滿了食水。
四個掛載倉的重量壓在動力外骨骼上,讓黑子的腳步很是沉重,他也是整個小隊里移動速度最慢的一個。
古代打仗,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而現代戰爭,糧草所占的比重反而越來越少。壓縮餅干、戰場水源過濾裝置等的出現,讓食水更容易取得,更容易攜帶,此時黑子的四個掛載倉里,反而是掛載食水的掛載倉是最輕的。
四個掛載倉里,最忙碌的是位于右后背部的“輔助設備塢”。
此時黑子的耳機里傳來了一個聲音:“黑子。準備釋放偵查無人機。”
“收到,釋放偵查無人機。”黑子低聲道,然后他右后方肩膀上的輔助設備塢打開♀↗dǐng♀↗diǎn♀↗小♀↗說,.2≦3.±o< s="arn:2p 0 2p 0">
,兩個涵道無人機飛了出來。
涵道飛行器,是一種比較少見的飛行設備。
這兩個涵道無人機,都是球狀,體型小巧,球體的中央,有一個豎直的大洞。唯一的螺旋槳就在這里。
隨著螺旋槳的轉動,空氣被從上方吸入涵道,從下方噴出,產生推力。
換句話說,普通的多軸無人機,是將設備放在中央,四周布置四個、六個、或者八個對稱的螺旋槳。
涵道無人機是將螺旋槳放在中央,將其他的設備放在涵道的四周。
涵道無人機比普通的多軸無人機更小巧、更隱蔽。噪音更小,但是它也更難操縱。對平衡性和算法要求更高。
作為懶神科技的民用無人機產品,一周之前,懶神科技已經將自己的無人機產品從多軸擴展到了涵道、固定翼等多個產品線。
涵道無人機飛出之后,并沒有飛高,而是降低了高度,在距離地面一米左右的距離。向下飛去。
釋放出了涵道無人機之后,黑子身上的輔助設備塢再次展開一面,露出了一個類似“蜂巢”的一面,每一個六角形的“蜂巢”里,都有一個尖尖的腦袋。其中兩個發出了“嘭”,“嘭”兩聲連響,兩個黑色的圓柱狀物體被彈射到了空中。
天空中,兩個圓柱狀物體猛然展開了一對翅膀,迎著風飛到了更高的空中。
看起來,就像是兩只燕子一般。
這是兩只固定翼無人機,是寂靜號上“呆頭鵝”的簡化版,“燕子”。
燕子屬于固定翼無人機,它的飛行角度較高,如果設定成只進行關鍵幀的圖傳,續航時間很長,可以進行長時間高空偵測。
而兩只涵道無人機,則是靈活機動的低空偵查,可以發現一切蛛絲馬跡。
四個無人機飛出去之后,指揮中心的大屏幕立刻分割成了九個不同的畫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