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學醫-《改造唐朝》
第(3/3)頁
這些天,這樣的事已經發生不是一次兩次了。雖說是免費看病,可是孫思邈也不能隨身背著個藥庫吧?
一些常用藥,孫思邈倒是隨身帶著,遇到對癥的就隨手送出去。
一些復雜的病,需要的藥材也多,,那就只能去藥鋪抓藥,去藥鋪抓藥自然不可能是免費的。
這就行成了一個完美的組合,孫思邈負責看病,寫藥方,易凡負責出錢抓藥。
一時間,這對大小神仙的名頭倒是越發的響亮了。
易凡也知道了,孫思邈為什么會來到長安了,因為他是被道門請來的,目的就是為了壓佛門一頭。
再外奔波了一天,回到天上人間還要做作業。
話說,這中醫還真是難學,首先你得先要記住那些幾千上萬個藥材的長相,藥名,還有它的藥性。
就這一點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就做不到。
這還沒完呢,記完了藥材,還要記那些已經經過驗證且成熟了的藥方。
這些記熟了以后,才會教你真正的醫理,什么藥材屬于五行中的哪一行,是屬陰還是屬陽。
哪些藥可以配在一起,哪些藥不能相融,也就是五行相生相克那一套。
最后還有什么針灸,穴位,正骨,望聞問切這些基本的就不說了,甚至還有按摩。
易凡估計這一套下來,沒有個幾十年是甭想學會,難怪出名中醫都是些白胡子老頭,感情人家是學了大半輩子,才出師的,能不出名嗎?
幾天下來,孫思邈也開始真正喜歡上易凡這些個小子們了。
因為這些人居然都識字,這是讓他非常歡喜的,中醫要記得東西實在是太多了,識字就可以用筆記下來,少了很多記憶量。
難怪中醫到了現代就沒落了,實在太難學了。你要說真正的中醫不如別的醫學,那是不可能的。
從古至今,華夏都是人口大國,這里面少不了中醫的功勞,不然幾場瘟疫什么的下來,基本玩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