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送他下山那日,簡翎拿著她給的五張百兩銀票,他回頭望著山上,她和馮伯站在山頭,她手里抱著環首刀,不知道和馮伯在說什么。 相隔太遠,他讀不出口語的意思。 在都城一切都跟他預料的一樣,當圣上在大殿宣布自己為狀元時,簡翎心里沒有什么起伏。 他要在京城待一段時間,才能回鄉去見母親和她。 中間發生了一件小插曲,圣上最疼愛的七公主喜歡丞相的嫡子,偏偏那位嫡子是個榆木腦袋,對感情之事任七公主如何提示他都不明白。 當時他以為那人是在裝,后來發現,他是讀書讀多了,對感情之事他是陷入但不自知,跟那個蕭斐一樣。 那家伙對感情沒有什么追求,父母作何安排,他便如何聽。 也確實是一個值得托付終身的人。 丞相并不想讓他娶七公主,沾上皇家人,想脫身很難。 但圣上想讓公主嫁給心儀之人,所以讓班師回朝的蕭斐去試探了那人的口風,發現他心里是有七公主,只是父親不愿,他便不能違抗。 在簡翎的印象中,蕭斐相貌冷峻不茍言笑,冷面煞心,他鎮守邊疆,若不是嫡庶有別和他向圣上表心無心皇位。 以他的軍功,他是對東宮太子最大的威脅。 有時候簡翎會想,蕭斐之所以愿意一生守著邊疆,其中一個原因便是因為他的母妃。 這件事是他因宴會跟蕭斐喝酒的時候才從他口里得知。 蕭斐的母妃是個宮女,因皇上喝醉酒才寵幸了一晚,她沒有什么手段美貌跟宮中的妃子相比,也沒有什么優勢,自然就不得寵。 他作為三皇子后方沒有母家撐腰在宮中也遭受欺負,在他母妃被打入冷宮時,只有七公主真心待他和他的母妃。 所以當晚,蕭斐想讓他與七公主傳出成親的消息,來讓丞相大人的兒子認清自己的心。 蕭斐認為,只有愿意違抗父命,才能在七公主嫁進丞相府,在丞相夫婦刁難之時,站出來為她說話。 簡翎倒覺得他想多了,以七公主在圣上面前的寵愛,強行嫁過去他們也不敢拿他怎么樣。 但蕭斐那句話反映了后面蕭府的結局。 他說:“當今皇上年輕時是位圣明之人,現今雖也是,但很多事情他已力不從心。” 這句話說的很溫婉了,就差直白的講,他有些事做的也挺糊涂。 “東宮太子也是英明之人,有前車之鑒,難保他后面...” 蕭斐點到為止,簡翎沒有立即拒絕,他當晚回去寫了一封信讓人快馬加鞭送到衛秋兮手里。 從都城到北地至少要幾個月。 他沒那么多時間考慮 ,當時為何會答應,是蕭斐在一次暗殺中救了自己一命。 簡翎想的多,他懷疑過那場暗殺是蕭斐安排的,就想讓自己答應他合作這件事。 后來成為親家,說起此事,蕭斐淡漠地白了他一眼。 冷漠的說:“你一個新入朝廷的人,無權無勢也沒做出成績,輪的到我算計?當時我恰巧和父皇商量完事情,從宮中出來遇上罷了,與其想我算計你,不如覺得是父皇故意安排我們相遇,給當時的太子安下保障。” 那時信還沒傳到衛秋兮手上,消息先傳過去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