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這個時代,顧子澈至少到目前為之都沒有遇到一個能和他論道的人,因此他只能將就著練,不能確定這自創(chuàng)的“化神”是好是壞。
而眼前的人似乎很強(qiáng)又很神秘,顧子澈于是借機(jī)問了一句。
男人搖了搖頭:“顧子澈,不要糾結(jié)于‘對錯’,大道是混沌,是一,它既對又錯,既好又壞,它本就是一切。通往大道的路,沒有一條是對的,也沒有一條是錯的,沒有一條是近的,也沒有一條是遠(yuǎn)的,沒有一條是好的,也沒有一條是壞的……你只需要遵從內(nèi)心即可,萬物生自大道,如同子女之于母親,孩子天生就有尋找母親的本能,人也一樣,天生就有向道之心,是謂【道根】,不過這個時代叫做【靈根】。”
“如同嬰兒一般,純凈無暇,不思不想,不念不留,像尋找母親一樣,遵從太初的印記追尋本心即可,你若是過于執(zhí)著【對錯】,反而就錯了,道法自然,一切皆自然。”
顧子澈拱手:“多謝前輩指點。”
男子搖了搖手:“算不上什么指點,你自己也懂,只是心里背著東西,唯恐走錯罷了。”
顧子澈沉默不語,確實如男子所說,他身上背著沉重的責(zé)任,容不得他出一絲錯誤,因此才過于追求對錯,唯恐自己修煉出現(xiàn)問題,前功盡棄。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你步步小心,過于看重那份責(zé)任,反而容易做不好。”男人說道。
“是。”顧子澈拱手拜謝。
“行了,我差不多也該走了,記住,別在仙界里觀身照性,下一次可不一定來得及救你。”男人向后退了一步,然后消散在了云霧之中,再也尋不到蹤跡。
顧子澈這才來得及觀察四周——這里并不是亞空間,而是他的精神世界。
這里的四周白霧遍布,上下無物,如同亞空間一般,但他只要往前走,白色的地面就會自動出現(xiàn)在他腳下。
而那看不到邊的白色云霧,正是他神識的具象化。
“這就是……化神。”
顧子澈看向遠(yuǎn)處,在白色的云霧之中,浮動著無數(shù)由金色字體寫成的篇章,全都是他看過的書,或者記下的道理,金色的字一路蔓延直至天際,恍若沒有盡頭。
而在每一句話或者篇章之后,都有著一些金色的光點。
若是湊近了看,便會發(fā)現(xiàn)這些全都是各種心法神通!
顧子澈將手放在了最前方的“道可道非常道”上,然后拉近,后面有數(shù)十萬的光點,每一個都是一部秘籍。
如《太初劍訣》《大道天音琴譜》《道隱心訣》《亙古存續(xù)身》等等等等。
但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閃亮著的,后面的大部分都顯示為暗淡,不可閱讀。
又因為這里本就是精神世界,在觸碰的一瞬間,這里一切的信息便立刻進(jìn)入了顧子澈的腦中。
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切的一切都是大道的衍化,神通秘籍也是如此,所有的功法都是對大道的拙劣模仿,因此大道就像一個“主題”,而他看過的經(jīng)書都是大道的“提綱”,功法神通則是“目錄和內(nèi)容”,他徹底理解掌握了源頭的提綱,自然也能得到其后的內(nèi)容。
有些光點暗淡,則是因為他對這個句子的理解不夠深刻。
當(dāng)然,他可以從提綱解得目錄和內(nèi)容,自然也可以從目錄和內(nèi)容反推提綱,這是相互的。
因此,如果他額外掌握了一些沒有被點亮的功法神通,也能加速對經(jīng)書的理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