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天,時間說長不長,也足夠發(fā)生很多的事。
范勤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中出了院,秦玫把她安置在自己的公寓里,并且請來了一位享譽國際的心理專家,初步接觸后,認為她的心理病因源自于少年時被繼父侵犯。心理學稱為□□創(chuàng)傷綜合癥,由于她那時還小,造成的心理創(chuàng)傷極大,以至于發(fā)展到“恐男癥”直至現(xiàn)在的抑郁癥。秦玫在進去送飲料時無意中聽見專家在誘導(dǎo)她說說性*生活,她的反應(yīng)看起來應(yīng)該是,沒有。
一個人人羨慕的大明星,在熒幕上演繹愛情的悲觀離合,實際上卻因為少年時期的被殘害而從沒真正體會過動人真情。秦玫的心又有些疼。
專家和秦玫談了談,主要確定了治療方向,暴露治療也叫做認知行為治療配合藥物治療,另外要求其親人大密度配合,對病人進行疏泄解釋、支持、鼓勵和引導(dǎo)。秦玫說她沒有親人,專家說愛人也可以。
治療周期半年,這期間心理專家每兩周會往返一次德中,秦玫算了算自己在國內(nèi)的工作,決定一個月后帶范勤去德國,離開這是非之地。國外的環(huán)境也更有利于她的治療。拿這事和范勤商量,她反正是淡然無趣地應(yīng)了:“都無所謂啦。你不要抱太大希望能把我治好。另外我很奇怪你的善心是如何來的,這樣盡心竭力幫助我,你會得到什么好處?”
望著范勤疑惑警惕的眼神,秦玫也只能感嘆。是啊,往往對于慈善她多是不計較個人得失的。可那更多是出于本心的關(guān)愛和互助,以及長期作為慈善領(lǐng)導(dǎo)者的義務(wù)責任。而對她,卻有些不同。也許是真的想認小四斤為義子,自然要善待他的生母。也許,只是單純的同情和心疼吧。她的這些無條件幫助,對于沒有太多交集和交情的兩個人來說,確實顯得突兀和別有用心。
那么,就別有用心好了。她就是想好好照顧小四斤。“把你的病治好之后,我希望可以正式向孤兒院提出申請領(lǐng)養(yǎng)小四斤。”秦玫說。
范勤眸中閃過一絲了然,進而透出一抹悲涼。“其實這才是你真正的心聲吧?對我示愛的舉動,只是拖延我輕生的時間?”秦玫敏銳的捕捉到她眼神聲音里的絕望,遲疑了一瞬,說:“由我申請領(lǐng)養(yǎng)是最好的,如果是你,那么對你和對他未來的發(fā)展都不利不是么。我們可以一起把他好好帶大。”
“你是承認我說的了?”范勤揪住這個話題不放,眼神也是。秦玫心想這真是個認死理的人:“我承認,是為了拖延時間,當時醫(yī)生不在的情況下,我沒有更好的辦法。”沒有專業(yè)人士在場,她很怕范勤難以控制地再度輕生,而用自己引誘起她的好奇和探索,直至專家的到來。現(xiàn)在她的病癥得到了藥物控制,這個折中之計必須斬斷。秦玫做事果斷,不留任何曖昧不清。
范勤只是冷笑:“好一個沒有更好的辦法,看來我讓你費心了。對了,托了小四斤的福。”說完便盯著窗外,靜默無語。
“我不是個愛心泛濫的人。”就是在做慈善之前也會有一整個團隊做評估,做還是不錯,該怎么做?這是組織行為;對于個人,她秦玫也從來不會亂發(fā)好人卡。你可能是個例外吧,秦玫在心里說,只是話只能點到為止。
范勤不知道聽進去沒有,只是那樣側(cè)著頭,像是一座爆發(fā)的火山又突然歸于沉寂。不,應(yīng)該說本就是一座死火山,山頭才冒出一點綠意又迅速枯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