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看她們坐在休息椅上不住的喘氣,就知道第一盤累慘了。
連續打了兩個多小時,急停沖刺間,精神高度集中,思維活動同樣相當費神費體力,這一盤比賽相當于跑了一個長盤馬拉松,能不累嗎?
于是,心照不宣的兩人紛紛申請洗手間離場換衣服,以爭取更多的盤間休息時間。
第一盤連續打了兩個多小時,兩人都累得夠嗆,可即使申請離場多休息兩三分鐘,幫助也不是太大,起個心理安慰作用。
但疲勞哪里是這么容易驅散開的。
面對這種境況,更有大賽經驗的拉里在接下來一盤里,讓沙去盡力發揮去盡力表演,她只稍作抵抗性防御,用變線球和高球讓沙多跑動多費神。
第二盤比賽,賈斯汀·沙費力贏了下來,將大比分拉平。但她消耗的體力比拉里多得多,而拉里則是趁第二盤恢復了些體力。
第二盤盤間休息時,拉里神態輕松得多,喝水補充能量顯得從容些了。
再看沙,她一身戰袍又被打濕大半,喚球童拿來冰袋降溫,然后將毛巾蓋在頭上,阻止了鏡頭對她的持續拍攝。
“比賽經驗,有時候真的能左右比賽走向。”最近現場看球多起來的安玥兮笑了,拉里不止是選手,還是她合作多年的教練。
齊圣和史密斯教練也笑了,第三盤決勝盤有意思了。
果然,第三盤剛開始,沙還能勉強抵擋將比分拉平,可到了第七局,普通觀眾都能看出她腳下移動跟不上了。
賈斯汀·沙以為憑著更年輕的身體,兩盤下來超過兩個半小時,她仍可以支撐住并掰回局面,不想,即將27歲的拉里正值職業生涯上升期,最好的網球年紀,體力和經驗都非她可比。
吃到經驗苦頭的沙不得不搖頭感嘆,前浪果然是前浪啊。
職業網球比賽中,長盤比賽多的是,如果你不能很快贏下比賽,那么分散每一盤的壓力就很重要了,因為網球比賽少則一小時,多則三小時以上。
如此激烈的比賽,球員們必然會有一個疲累頂點,這時候如能好好分配精力牽制對手成倍消耗體力,那么等到過了疲憊期,狀態和體力回升的時候,就可下殺手了。
比如男子三巨頭,過了三十歲,年紀都大了,面對年輕選手總有力不從心的時候,不可能每一盤都壓得住,而這時候他們往往會戰略性的選擇放棄一兩盤,讓自己的精力體力得到恢復,從而收復失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