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早些年間,趙老頭子走南闖北,在南方當過學徒,那地方就有玉筍。 玉筍是好東西,每年挖出來之后要快馬加鞭送到京城,就算是當地人,也只能吃到那些挖爛了的玉筍。 他有幸吃過幾次,大骨頭燉玉筍,雪天里喝一口,那滋味啊,終生難忘。 玉筍不比野菜,它能果腹,南方遇到荒災時,許多人就是靠這個填肚子,跟地瓜差不多。 趙老頭子目光灼熱的問:“春花,這東西哪里挖的?” 趙春花手舞足蹈:“就在山上,很深很深的山里,一大片全都是,好多好多……” 趙老頭子當機立斷:“春花,把你爹二伯都喊回來,還有大旺二旺都叫回來,趕緊填填肚子,一家人都上山去。” 趙老太太聽明白了,這玉筍是能救命的東西。 她轉身進屋將煮好的野菜糊糊分裝成十二碗端出來,家里壯年勞動力是一滿碗,老二媳婦和老三媳婦一人半碗,幾個孩子都是小半碗,就這么點吃食,也用了兩斤蕎麥粉和三四斤野菜。 用完餐后,趙老太太留在家里守屋子,實則是守著屋子里藏著的糧食,其他人全都上山。 這年頭,天不降雨,地里其實也沒什么活干,許多人家里的男人也一起上山砍柴挖野菜什么的,趙家這么多人一起上山也不稀奇。 一直往深山里走,一直走一直走,然后穿過一片闊葉林和荊棘地,就看到了一片山谷。 干涸的池塘里滿是干枯的闊葉。 “這是荷葉!”趙老頭子篤定道,“這東西會開花,會長蓮子,蓮子比玉筍更精貴,只有京城的達官貴人才能吃得上。” 趙大旺敬佩的道:“阿爺,你懂的真多。” “人啊,只要走的地方多,知道的自然就多了。”趙老頭子摸了摸胡須,“有一句話說得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就是阿爺不讓你們讀書的原因。” 趙二的嘴角抽了抽:“爹,你確定不是因為咱家沒錢讀書嗎?” 趙大旺和趙二旺嘻嘻笑起來。 趙老頭子狠狠瞪了他們一眼,扶著邊上的大樹跳下荷塘,他從荷塘這一邊,走到了另一邊,看似是在走路,實則是丈量這里到底有多少畝。 一圈走完,趙老頭子心里也有數了,四畝半的水塘,因為雨水不夠,產量肯定不豐,一畝大概也能產出七八百斤斤,那就是大約接近兩三千斤。 池塘濕軟的淤泥變成了硬泥巴,挖玉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家十幾個人來挖,起碼也得挖個半年。 趙老頭子站在岸邊,許久才緩緩道:“大旺,你去叫里正來一趟。” “爹,你不會是想讓全村人都來挖玉筍吧?”趙三皺眉說道,“這是我們家先發現的,那就是我們老趙家的東西,憑啥告訴其他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