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17 無賴-《三國之最風流》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book chapter list     荀貞悄立院外,聽原盼講經(jīng),一時想起穿越來所耳聞目睹之百姓凄苦,一時想起日后將要揭竿而起的黃巾群眾,心思交錯,似有千言萬語,卻又不知想說些什么,最終驚駭漸去,喟然一嘆:“獲罪於天,不可禁也。”

    他沒有進去院里,聽了幾段后,悄然離去。

    出了敬老里,陳褒見他一直沉默著不說話,好奇地問道:“荀君,你信太平道么?”

    “不。”

    “俺見你剛才在門外聽了半晌,不時點頭,像是表示贊同,以為你也信呢。”

    “我有點頭么?”

    連觀察力不強的程偃都看到了,肯定地說道:“點了好幾次呢。”

    荀貞啞然,心道:“《太平經(jīng)》被許多人視為神書,自有其獨到之處。”他雖然擔憂黃巾起義,但也不愿昧著良心說假話,岔開話題,問道,“你們知道《太平清領(lǐng)經(jīng)》系誰人所作么?”

    陳褒不太確定地說道:“聽說是得自神授?”

    數(shù)十年前,瑯玡人宮崇詣闋,將《太平清領(lǐng)經(jīng)》獻給當時的天子孝順皇帝,說是他的師傅于吉於曲陽泉水上所得,共一百七十卷。陳褒所謂“得自神授”,便是指得此事。

    荀貞問道:“你們信么?”

    “……,太平道的信眾都是這么說的,眾口一詞,就算假,也假不到哪兒去吧?”

    《太平經(jīng)》到底是誰寫的?荀貞因憂慮黃巾起義,對這個事兒有過研究,但只能追溯到于吉的弟子,再往上,就毫無頭緒了。于吉從哪里得來的這本書?或者是他寫的?一部經(jīng)書一百七十卷,雖深受讖緯之學的影響,但自成體系,堪稱經(jīng)典,如果全是他寫的,也太了不起了。

    荀貞更傾向認為:這本書不是一個人寫成的,可能最先只有幾句話、幾卷經(jīng)文,后來,在漫長的歲月里、在不斷地傳承中,被方士們補充、添加,最終形成了現(xiàn)在的面目。

    這是理性的判斷,但對社會最底層的黔首們來說,他們也許更愿意相信來自神授。

    荀貞沒有駁斥陳褒,他只是笑了笑,用笑容掩蓋住了擔憂。

    盡管已知原盼是“本地最有名”的太平道信徒,但實在沒有想到敬老里上下竟然全都信奉太平道。原盼講一次經(jīng),就能使全里盡空。

    “在去年的大疫中,敬老里災情較為嚴重,里中的住民又多是同族,而原盼此人亦溫和善良,并非歹人,觀他給王妻治病,不收分文;又聽他講經(jīng),稱得上娓娓動聽。如此種種,也難怪全里的人都成了信徒。”

    回想起在安定里中見到的那一柄卅煉鋼刀,再聯(lián)系在原盼院中聽經(jīng)的那些青壯年。雖然此時陽光高照,荀貞卻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冷戰(zhàn)。如果忽然有一天夜晚,這幾十人手執(zhí)兵器,沖向亭舍?亭中只有六七人,又毫無戒備,結(jié)果會怎樣?

    他問陳褒、程偃二人:“別的里中信奉太平道的多么?”

    陳褒答道:“原師在本亭口碑甚好,為人和善,急於助人,凡亭部居民有病,求到他頭上的,絕不推辭,因而從他信道的人為數(shù)不少。”

    “為數(shù)不少?有多少?”

    “這個,……,以前沒有特別注意過,具體有多少小人也不知曉。……,繁家兄弟族中就有信的。”繁陽亭中諸人多非外地人,只有繁家兄弟是本亭住戶。陳褒仔細回憶了一下,給不出具體的數(shù)字,估摸著說道,“各里信徒數(shù)量不一,少的兩三人,多的一二十?”

    荀貞心道:“除掉敬老里,本亭還有五個里,以每個里信徒十人就算,就是五十人,其中或有老弱婦孺,又分散各里,倒不是個大問題。只有這敬老里,以后需要重點關(guān)注。”

    程偃打斷了他的思路,說道:“荀君,南平里到了。”

    “這么快?”

    荀貞太過出神,沒留意路程遠近,覺得好像才剛出了敬老里,就到了南平里。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大连池市| 天柱县| 汽车| 独山县| 峨山| 怀宁县| 焉耆| 宝坻区| 同德县| 乐业县| 山东| 仲巴县| 安福县| 罗江县| 乌海市| 灌云县| 阳山县| 凤翔县| 临清市| 得荣县| 常德市| 伽师县| 电白县| 涟源市| 霍山县| 灵丘县| 濮阳县| 宜良县| 长宁县| 泾源县| 正镶白旗| 山东| 墨江| 万盛区| 肇源县| 广昌县| 翼城县| 三台县| 张家口市| 南充市| 会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