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交通有公路與全國主要城市相連,該港有眾多清真寺[共有百余個],距離摩加迪沙機場約5km,交通很便利。
港區主要碼頭泊位六個,內港最大水深平均12M,最大起重能力為50T,大船錨地水深達13M。主要出口貨物為樹膠乳香沒藥、木材、棉花、凍肉等。
進口貨物包括糧食、紡織、石油、機械電子設備、藥品在內的,各種稀缺工業農業產品,大多數都是便宜貨。
漁業碼頭在最角落,環境臟亂差,各種收購泊位、裝卸區、補給區,混亂破舊的碼頭設備,跟垃圾收購站一樣。
海鮮批發公司、進出口公司、海鮮食品加工廠、漁業設備公司,二十余家企業在此駐點營業,泊位有五十個。
每天的靠港漁船40--60艘,全都是近海小型漁船,幾乎占據南方、東南的大半漁業交易量,大約200噸/每天。
年交易量七萬噸左右,相比索馬里豐富的漁業資源,這簡直是九牛一毛!中國動輒百萬噸、千萬噸捕撈量,恰恰現成相反的情況,歐美更不用提了。
基斯馬尤、摩加迪沙、柏培拉等等港口的漁業、外貿、關稅收入,是索馬里的經濟支柱產業,關乎國家財政!
遠洋運輸、遠洋捕撈很重要,經濟利益相當龐大,李偉也很重視;塔木德小鎮未來的發展方向,就在“海”上。
船隊一路“人”字型前進,來到摩加迪沙港口之外,遙望首都景色,面積是相當龐大熱鬧的,可惜高樓大廈少!
市區破舊、低矮、雜亂,卻也遠遠超過塔木德小鎮,超過基斯馬尤,經濟相對比較穩定有序,還有少量工廠。
對于李偉、凌瑤、凌正軍、小黑仔這些見過“世面”的人來說,摩加迪沙是非常落后的一座城市;可是對于索馬里本地居民來說,首都已經非常繁榮。
比塔木德、加拉斯萊、基斯馬尤,任何城市都龐大,吸引力不小。但現在小鎮飛速發展之下,一切大不相同...
很快,船隊到達港口,大大小小的十艘漁船進入漁業碼頭,聲勢浩大引起眾多漁業公司注意,紛紛側目凝視。
此時,漁港里都是些小破船,只有幾艘十五米左右的漁船,正在停泊位上人工卸下一框框沙丁魚、海鱸、刺鲅。
不同于這些舊船,李偉帶領的船隊全部翻新刷漆,大規模檢修過,看上去至少七八成新,打撈船則是全新的!
“嗨~我的天,那是什么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