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更先進的3D+工業打印機、全自動數控工業母機、超級醫藥工廠,被組裝在機械廠和電子廠,耗費不少精力。
這些東西體積很大,3D+打印機的主機雖然只有兩米,卻還有制粉、原料處理系列設備,可以打印金屬合金。
絕不是那種實驗級技術!
加工精度已經達到普通機床,甚至數控機床的水準,而且速度很快;用于打印特殊材料部件,比如鈦合金等。
有些金屬特別軟、粘、脆、貴重,機械加工成本很高,難度大、損耗大,只適用于工業3D打印,高效低成本。
打印之前,首先需要制粉,將原料送入制粉系統中,用黑科技分解,儲存在原材料粉罐里面,吹入打印機組。
大部分材料直接打印出來,就可以下線正常使用,有一些特殊合金,需要后期高溫燒結處理,技術很不一般!
最大加工尺寸是直徑兩米。
為了測試設備的性能,李偉他們讓工人準備材料,生產一批合金;用電鋼熔爐煉制合金胚、制粉系統制粉末。
熔鑄車間兩座10000千瓦熔爐經過系統有限的強化,性能有所提高,可以熔煉絕大多數合金,溫度3200度+!
金銀銅鐵鎢鎳鉛錫鋁鈦...等常見的金屬和非金屬材料五十種,都在電鍋爐熔煉合金范圍內,還可以震動攪拌。
首批試制的“孔隙熱散金屬”,是種保密合金材料,一爐生產兩噸;可用于加工迅速散熱材料,硬度韌性極佳!是生產槍管的最佳材料,成本不算高。
電力充足、性能先進、保溫良好,熔爐很快升溫,從20--1490度,只需要區區半個小時左右,一個小時搞定!
“這款電鍋爐構造先進,鋼水可以直接流入鑄胚區,按照加工需求,進行迅速冷卻或正常冷卻,可調控時間。”
“當然了,正常情況下,我們肯定選擇低速冷卻,避免產生淬火;鑄胚的模具我們也有很多不同材料款式。”
鄭波擔任講解員,給大家解說,帶李偉和余浩、扎耶夫、凌正軍、小黑仔他們參觀熔爐車間,遠遠觀察熔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