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阿聯酋和伊朗,就隔著霍爾木茲,相比迪拜的富庶,里格馬提很窮,這里沒有石油基地,也沒有鋼鐵機械廠。
不過,哈蘭河鎮很漂亮,而且地形相對平坦開闊,藍天白云青山,到處是碧綠如茵草地灌木,樹林都在山上。
各種野生動物豐富,野兔、野雞、大雁這些就不說了,隨處可見,連野狼山羊野鹿都不少!居民住在沿河,從事農業種植和手工業,收入普遍較低。
人均年收入1800-1900美元,福利保障遠不如城里,太偏僻落后了!伊朗貧富差距也很大,農村大多數貧困。
大城市、港口、石油工業區、鋼鐵機械工業區最富裕,福利保障更完善,東南地區發展落后,經濟相對拮據。
跟西方國家的制裁有關系!
伊朗民眾對美國人很仇視,若不是美國對他們制裁,伊朗可以和阿聯酋、沙特一樣富裕,而不是如此不平衡。
不過,哈蘭河邊的庫斯德村,居民生活還算悠閑,種地、養牛、做工藝品收入勉強還過得去,不會特別貧困。
而且最近,克爾曼官方拆遷,通知他們可以拆遷到城里,每戶按照耕地和住宅補貼六萬美元,并且安排工作。
大多數人是樂意的,城里工資福利待遇要好很多,比農村好多了!居住房也有政府補貼,他們花不了多少錢。
每戶有至少兩個工作崗位,到機械工廠或社區單位、事業單位上班,拆遷條件絕對優厚!大多數人都同意了。
當然,有少部分家庭,不愿意離開土生土長的家鄉,政府也沒強求,但是必須沒收種植土地,補貼三萬美元。
并且給他們提供工作崗位!
住房可以保留,并且可以留不超過兩畝的菜地院子,以后統一規劃,可能重新建設聚居社區,拆多少賠多少。
很良心的條件,沒人有意見,對于三萬美元很滿意!該拆遷的走了,三三兩兩剩下三十余戶居民/一百余人。
老弱幼較多,年輕人相對少,畢竟年輕人有闖勁,哪能不去城里?薩爾瑪一家就留在村里,沒拆遷到克爾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