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然,對于農業種植項目,這些人也很感興趣,奈何囊中羞澀,不可能大面積參與種植,每家就五畝八畝的。
而且是種果樹、生姜、大蒜,這些成本相對比較低,很好賣的東西;蔬菜大棚可沒人敢投資,一畝幾萬塊呢~
只有李家的近親,投資了二十畝,村民心里清楚,這些人哪有錢?還不是李偉家里借的,照看這些窮親戚。
只可惜他們跟李偉不熟啊!
村里的山地不值錢,每家每戶都有至少百畝山坡地,基本上沒人種,現在正好可以用得上,種植果樹很合適。
李偉的大伯、小姑、舅舅...等親戚每人種植近百畝,還有十幾畝的菜地,幾畝鋼架大棚種草莓、天麻、蔬菜。
其他村民,多則十畝,少則三畝,投資總額不算很大,先看看效益;種植面積較大的都是跟李偉很熟的朋友。
凌正軍幫忙申請成立---南山村農業科技合作社,進行統一規劃管理,登記村民參與種植的面積、分類、需求。
在村委小院子里忙的不行...
不過,李偉懶得去處理,獨自跑去山上收集“青錢柳”的樹苗,這一片總共生長出來百余棵5--350cm的小樹苗。
李偉靠近50M距離,系統可以開啟空間倉庫的遠程收納功能!不需要接觸就能直接裝進去,這也是新權限之一,很大程度上提供了方便,非常牛逼!
全部105棵小青錢柳、12500余枚果實都被收入空間倉庫,總共可以獲得至少八萬余枚良種,繁育出青錢柳。
而且系統強化之后,生長發芽速度肯定會增加不少,發芽率100%,未來可以提取藥物成分,創造巨額財富。
李偉在山上逛了一圈,打電話通知蓉城最大農科公司,大肆采購,讓對方盡快送到村里來,215萬貨到付款。
大棚鋼架、聚乙烯薄膜、排氣扇、溫度氣體監測器、噴淋灌溉系統、菌絲播種專用設備、冷柜、調溫儲藏柜...
另外,還有菌袋、瓊脂、消毒水,以及車厘子、春橘、翠紅李、花椒樹、優質大蒜和草莓、生姜、蔬菜種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