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丞相苦著臉,可是也不能自己抽自己耳光,只得順著之前自己的主張繼續說道:“陛下,臣以為這國書的目的不是為了最后通牒?!?
“哦?”他隆王看著丞相,眼中有怒火燃燒。
“威脅!”丞相說道:“大明再怎么強大也是以前的事情了,現在朱常淵剛剛建國不久,能夠發動對安南之侵略戰爭已經是極限了,不可能同時再對我方威脅?!?
“再者,安南看似弱小,打敗容易可征服困難,大明十萬大軍想要進入安南境內是個天大的笑話,依微臣來看,沒有六十萬甚至一百萬軍隊,無法攻克。而大明朝現在拿不出那么多軍隊!”
“退一萬步來說,即便他有百萬雄師,也不可能兵分兩路同時進攻安南和咱們東吁。陛下可以想象,朱常淵若是有能力的話,早在去年就一鼓作氣從北方打過來和咱們兵戎相見,而不是龜縮在八莫搞什么土地革新了!”
丞相一番話說下來,差點連自己都被自己說動。
他隆王聽了,微微深思,不得不說丞相說的還是挺有道理。
“還有,咱們東吁雖然是小國,可輻員千里,亦有數百萬眾,數十萬大軍。彼可攻吾可守,為何要任人宰割?”
丞相的這句話深深的打動了他隆王。
是啊,你朱常淵有本事就來。在我國家地盤之內,老子手中有幾十萬大軍,你來打我就守。憑什么你吹牛逼說旬月之內就能覆滅我國?
“好一個彼可攻吾可守,就按照丞相的意思去辦,回復朱常淵,有本事真刀真槍來干,別躲在城里做王八,光說不練!”
他隆王之所以有這么大的底氣,是因為他自己都不相信朱常淵會在攻打安南的時候再分出兵力來對抗自己的幾十萬大軍。
所以。他隆王很守信用,果然十日內派人將他們研究出來的意見給朱常淵回復過來。
朱常淵拿出來僅僅看了一句話,發現竟然辱罵自己。后面的內容就沒有再看了,直接將紙團揉碎丟掉,對身邊的衛兵說道:“走,隨我去一趟山里?!?
帶上幾十個衛兵。從八莫城外的河流中乘船逆流而上。朝北方不遠處的大山深處行駛而去。
八莫城城外的這條河流,叫做麗水,和密支那城外的那條河流其實是一條,不過一個是上游一個是中游而已。
麗水,是中國古代對于緬甸這個大水系的稱呼,在現代社會,這條河的名字叫做伊洛瓦底江。
伊洛瓦底江雖然長度沒有黃河那么長,名氣也不如黃河大。但是由于地處亞熱帶熱帶地區的緣故,降雨量豐富。所以這條江河的流量也是很大的,水流量大約是黃河的十倍以上,相當于整個長江流量的二分之一。
麗水自密支那以下河道寬闊,一直到出??诙伎梢酝ù?,其河谷階地是整個緬甸城鎮和人口的聚集地,也是人類文明的催發地。
從密支那到八莫的這一段河流,由于切山而下,河流流水湍急,但是河道相應的也束窄了不少,整個河段有一百公里左右在峽谷中流淌。
上次在緬甸臨走之前,朱常淵曾經設想要在緬甸干一票大的,所以,臨走之時就設置下了伏筆,這也是他敢于大言不慚的說旬月之內滅除緬甸最大的依仗(見第四卷33、34章)。
遠遠的,就看到河面上突然升起一道瀑布,攔在大河的正中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