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可以這么說,這次大戰,投入都是雙方的精銳力量。
明朝這邊除了吳三桂手中的六千關寧鐵騎,還有整個遼東的十五萬精兵,加上之前楊嗣昌從陜西填充過來的十萬精兵,再加上此次從九邊各處調過來的精銳之師共計十三萬,大明在遼東之地總工投放了將近四十萬的兵力,而且,這還是個真是的數字,沒有半點夸張。
反觀皇太極一方,步兵騎兵加起來只有十六萬人,還不到明朝的一半。
可以這么說,如果打仗的時候勝負是用投入人數的多少來衡量的,那么明朝早就甩了皇太極一零零八六條街了。
可惜,現實是殘酷的。
別所十六萬對四十萬,就是對八十萬,該勝利的還是要勝利,該失敗的還是要失敗。
“現在戰況如何了?”
崇禎問道。
“回陛下!”此時,平臺大殿上,所有三品以上的百官一個也不許回家,全部在大殿上等待陛下的隨時召見。
姜逢元站起來說道:“據報,現在雙方都在加緊調兵遣將,兩方都極盡克制,雖然發生了一些小規模的沖突,還沒有開始大戰。”
“不過!”姜逢元又說道:“陛下,據臣所知,皇太極日夜派騎兵騷擾我軍后方,意圖截斷我大明軍隊的糧道。”
“無妨!”薛國觀出列,說道:“陛下,我軍人數眾多,定可以以多擊少,遼東督師又是洪承疇這個老將。應該不會有任何問題。”
崇禎聽了,也暗自松了一口氣,洪承疇是老將不錯。在陜西的時候攻打李自成,就把李自成打的生活不能自理。而且百戰百勝,無一敗績。
就憑這一點,皇帝就十分相信洪承疇。
“陛下,臣以為此時也不可掉以輕心!”劉遵憲從隊列中蹣跚出來,這兩年沒見,劉大尚書又老了很多,“遼東軍糧本就不多,此次又調集大軍入境。若是戰事曠日持久,怕是難以延續,老臣奏請陛下,應該及早準備,保證前方將士們的軍糧。”
“準!”崇禎環顧四方,看了看臣子,說道:“諸卿可有什么籌糧的具體計劃?”
下面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到干實事的時候,便沒有人說話了。
“陛下!”劉遵憲接著說道:“遼東軍事不同陜邊,臣以為朝廷應該曉諭洪總督。讓其加緊戒備,莫要輕敵冒進,遼東局勢關乎大明國運。更是扼守帝都之咽喉,茲事體大,臣以為還是穩扎穩打為好。”
崇禎點點頭,笑著說道:“善,內閣這就擬旨!”然后,又有些憂慮的說道:“朝廷國庫空虛,若要穩扎穩打,須得有大量軍餉支撐,如之奈何?”
這也是個實情。前方的將士很多,也很能打。可是如果餓著肚子打就歇逼了。
可是皇帝一旦問到軍糧這個問題,下面的群臣又像是吃了啞巴藥似得。不說話了。
皇帝氣得沒辦法,自己退出大殿,來到殿后的偏殿休息,而這個時候,薛國觀入內密奏,說是有解決軍餉的辦法,可是只能密奏。
皇帝宣薛國觀偏殿相見,親自將他迎接到座位上,問道:“薛愛卿有何良法可解朕之急難?”
薛國觀俯首頓拜,說道:“當今國庫空虛,可是那些世代受大明恩惠的王公貴族,特別是勛貴之后,哪個不是腰纏萬貫富可敵國,可如今國難當頭,竟無一人慷慨為國,是在可恨!”
“薛愛卿的意思是?”崇禎疑惑的看著他。
“借助!”薛國觀說道:“讓那些有錢的家伙把銀子拿出來,朝廷也不虧待他們,就按照借貸的方式,等遼東戰事平定,明年稅收收上來以后,再行償還,如此,眼下之急可解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