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八十里路幾乎全是山路,對于一般人來說,要走一天,但是對于朱常淵這二百重甲輕騎來說,也不過是一個多小時的時間。
而當陽城中,敢于大膽到冒用朱常淵的名義招兵買馬的沒有別人,正是張獻忠。
三日前,張獻忠從大山深處出來,估摸著朱常淵能出山最好還需要十天,而且如果要入川,單憑著身邊著五十多人是沒有用的,還需要集結起一支勁旅,所以就打算利用自己首先達到當陽而朱常淵卻遠在深山的這段時間差來招兵買馬,然后乘船鼓而向西。
張獻忠是個聰明人,當初從神農大山中出來的時候,就直接到了當陽城城下,可是到了城下卻進不去,因為正直晚上,而且當陽這個地方的城防相當的好,城池堅固,守軍五百。
像當陽城這么堅固的城池,還有五百軍隊駐防,即便是兩千人攻城,想要把它拿下來也是很困難的,更遑論只有五十多人的張獻忠。
怎么辦?
自然有辦法,強攻是一定行不通的,那只有智取了。
張獻忠也是聰明人,讓屬下人朝當陽城中的人喊話:“開門!”
對方自然不肯開門,詢問他是何人,為何半夜要開門?
張獻忠道:“吾乃大明襄陽守備朱常淵,因追殺張獻忠到了此處,還請開門讓我的進去休整。”
守門的人不敢擅自做主,便將當陽令喊了過來。
當陽令看張獻忠也不過區區幾十人,而且為首的“張獻忠”看上去很年輕,也符合朱常淵的年紀,為了不得罪朱常淵,便令手下人將門打開,親自出迎。
冒充朱常淵的是劉文秀,和當陽令寒暄了幾句話。便說要休整,要吃飯。
當陽令親自作陪,整了一桌不錯的酒席。
張獻忠等人先是吃飽喝足,然后于酒席上就將縣令給捆了。接管了整個當陽縣的城防,然后以縣令的名義傳書四方,說朱常淵路過此地,要補充人馬,所以招兵買馬。
沒想到一天的時間竟然征召了五六百人。
于是。鑒于朱常淵三個字太過好用,張獻忠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便在這當陽城中濫用名號,一連招兵三日。
附近周邊的青年俊杰,前來投軍的絡繹不絕。
于是,朱常淵到達當陽的消息被一傳再傳,甚至瘋傳。
六十里外的遠安縣令得知消息后,還專門飛鴿傳書于襄陽詢問真假,襄陽那邊自然也是分不清真到底是咋回事!
夷陵府更甚,竟然飛鴿傳書給朝廷。
++++++++++++++++++
“哈哈哈哈!”張獻忠在縣衙中。聽了劉文秀的匯報后哈哈大笑不止,道:“朱常淵啊朱常淵,果真是讓人敬佩,用他的名號拿來招兵買馬,沒想到這么好用,這才三天啊,三天就招了兩千人馬!”
“是,父帥!”劉文秀道:“我聽聞好多投軍的人還在路上,過兩天應該還能收到更多的人馬相投。”
“那就好!”張獻忠拍了一下桌子,道:“將縣中的府庫搬空。如果銀子不夠就問那些大戶索要,如有反抗,立地格殺。等咱們湊夠一萬人馬,坐船西去直取蜀中。到時候這天府之國就會落到本帥手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