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卷給朱常淵的,一卷是給張獻忠的。
朱常淵的圣旨很簡單,除了讓他無罪釋放了孫可望之外,還因為他剿匪有功給他加官進爵封為襄陽城守備。
至于那個原來的襄陽城守備陳式齊,則被朝廷征調進入河南去了。
給張獻忠的圣旨中,駁回了他彈劾朱常淵的那些內容,讓他與朱常淵同心同德在湖廣地區共同防賊,除此之外,皇帝還親自作證證明張獻忠其人忠心耿耿,告訴朱常淵他不可能也不會做出背信棄義背后捅朱常淵刀子的事。
各打五十大板,又各自賞了一個桃子。讓誰都無話可說,一場矛盾至少被淡化到了表面以下。
然后,除了圣旨之外,還帶了一道口諭給熊文燦,王之心當眾說道:“熊大都督,陛下的口諭,本官就說一遍,你可要聽好了。”
“臣,洗耳恭聽”
“好”王之心輕輕咳了兩下,說道:“熊文燦督師襄陽、總督湖廣之軍務,招撫張獻忠羅汝才在先,剿滅土匪孫小鳳等在后,甚慰朕心,著其總理湖廣一切事物,賦予其襄陽城之任免大權,好自為之”
襄陽城的任免大權,那豈不是說,不但房縣的那些官員,就連襄陽城的官員也可以任由我熊文燦任命
熊文燦聽了竊喜,叩頭謝恩,又山呼萬歲。
張獻忠哈哈大笑,拿著圣旨說道:“恭喜熊大總理了。還有朱大將軍,看來本帥也是誤會了朱老弟你了。”
朱常淵現在演戲的功夫也是十足,道:“彼此彼此。本將軍也是誤會了張大帥,看來,小弟是忠奸不分了。今天中午張大帥就在這襄陽城中,不許走。允許小弟做東請你到弊處一坐。”
熊文燦也呵呵而笑,一手拉住張獻忠,一手拉住朱常淵道:“如今天下太平,襄陽城的土匪也被剿殺一空,二位都是我大明朝的棟梁之才,應當同氣連枝,豈可自相攻訐讓別人看了笑話。”
“大人所言甚是。”張獻忠做出一副對熊文燦畢恭畢敬的姿態。
朱常淵也朝張獻忠拱拱手。
中午的酒席,根本就沒有舉行的了。一則朱常淵并非真心留張獻忠,二者張獻忠也不敢在襄陽城多待,一早就走了。
不過,讓朱常淵啼笑皆非的是,這貨走的時候講王之心也帶走了,而且,尼瑪王之心還心甘情愿毫無防備的跟著他去了谷城。
有貓膩
朱常淵問熊文燦。
熊文燦道:“有個屁的貓膩,朱老弟你可能不知道,這張獻忠之前雖為盜匪,卻是慷慨好爽之人。不敢說樂善好施,倒是仗義輕財。”
輕財可能是真的,至于說張獻忠仗義。打死朱常淵也不信。
與老熊吹了一會牛逼,便和他分道揚鑣,分手之前順便請了個長假,隨便推脫了一個理由,然后找到破虜和王五,道:“你們二人隨我來”
將二人帶到一處密室,朱常淵王密室的椅子上一坐,問道:“傳授你們的功夫學的咋樣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