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明有祖訓,諸王子弟不得在朝為官,更不得參與軍務,在軍中也只能任低階的軍職。如此一個良才,當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了。”
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重重的坐下。
每天對著一幫熟悉的老臣,對著一成不變的奏折,今日哪里賊兵出沒,明日哪個州縣被攻占,后天哪個將領戰死,要不然就是建虜如何如何進攻?
坐在這個位子上,崇禎已經有些厭煩了,從他登基的那一天起,就沒有感受過做皇帝的滋潤,有的只是苦惱,無窮無盡的煩惱。
“錦州失守,所幸我大明精銳仍在。不過寧遠孤懸于外,已然是一座孤城,當如何防守?我大明寧錦、關寧二防線已失其一,剩余的關寧防線當如何加固?有沒有收復錦州的可能和具體措施?這些,你們都有什么建議?”
群臣被他問的再次默然。
崇禎皇帝內心悲哀之極,眼前的這些大臣,除了每日彈劾這個那個,根本就做不了多少實際的事情,解決不了什么問題。
“對了,上次朱常淵突圍也有一個多月了,他突圍以后去了哪里?”
崇禎皇帝突然冷不丁的問了一句。
下面好多大臣面面相覷,稍微頓了幾秒鐘的時間,一個長相瘦小的家伙從隊末出來,說道:“回陛下的話,據說朱常淵突圍之后,就漂泊在海上四處為盜,并沒有回到軍隊中。”
“嗯?”崇禎冷哼一聲,看上去有些漠然的說道:“是嘛?怎么和朕收到的情報不一樣呢,朕怎么聽說朱常淵在遼東四處晃蕩無人收留之下才自愿放逐海上的呢?”
那黑瘦的家伙等崇禎一出口,直接癱在了地上,千不該萬不該忘了皇帝可是有錦衣衛的,任何消息比手下的這些大臣知道的都要早。
“陛下,臣,微臣也是聽說!”
“聽說,那告訴朕,你是聽誰說的?”
“臣,臣,臣不便當眾說出,愿意另行上奏折!”
崇禎不置可否,看了看跪坐在第一排的內閣首輔溫體仁,道:“愛卿可知情?”
溫體仁叩首,道:“回陛下,臣略知一二,應是朱常淵突圍之后,被吳阿衡等定了個棄城而逃的罪名,所以才逼上梁山。”
“棄城而逃?笑話!”崇禎皇帝臉上露出一絲冷笑,道:“編也要編個好一點的理由,區區四百人阻擋住建虜和蒙古韃子十三萬大軍四十余日,讓他們給朕守一個看看,看他們那個能撐到四十日然后再棄城,朕封他十三省總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