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而且肝膽外科的急診又比較少,泡急診科也沒用。一天沒啥事,科室里面,大家都忙,就張凡無聊。你去幫別人換藥都不行,轉科的幾個都很努力,自己的活早早的都干完了,生怕丟掉這次機會。
每天就是上班看書、要不上門診,下班給李曉治療,再就沒啥事了。張凡后悔沒訂回家的票,現(xiàn)在想訂也沒有了。結果早上剛下門診,就接到體育老師吳彥超的電話了,“張醫(yī)生,記得我不,我是古麗的老師吳彥超,最近忙不忙,要是有時間的話,來學校看看?”
正好,張凡無聊的要死,想起答應了別人,自己卻從來沒去過學校,趕忙說道:“吳老師好,肯定記得你啊,前幾天下鄉(xiāng)去了,才回來沒幾天。今天下午就沒事,我過去行不行。”
“哪好,我在學校門口等你,你大概幾點過來。”說好時間,張凡急急忙忙的去食堂吃飯。
下午,趙軍去其他醫(yī)院走穴不來科室,張凡直接開著車去了體校。
茶素市的體校規(guī)模不大,在華國,學好文化課考個好大學,才是正途,練體育而且是專業(yè)性質的練體育,能支持的家長不多,練體育太殘酷,而且不確定性太多。
在吳彥超的帶領下,張凡停好車。兩人就朝著訓練室走去,一路上吳彥超介紹道:“這邊的孩子都是十一二歲,稍大點的也超不過十五歲,天賦好能出成績的,年紀稍大點就被省體校給選拔走了,出不了成績,也就早早的想其他出路了。”
學校里面有好幾個專業(yè),都是這邊能訓練的項目,比如游泳在這里就沒辦法弄,基礎建設太費錢,弄不起來。吳彥超帶著幾個練習拳擊的、還有打籃球、踢足球的。因為老師不多,就一人多職了。
古麗還在家休息,還沒有完全康復,也無法訓練。張凡看了看他們的訓練過程,說實話很辛苦。這些小孩子能堅持下來,真的不容易。“來來來,大家都過來,我給你們介紹一下,這位就是市醫(yī)院的張醫(yī)生,專門搞骨科的,古麗就是張醫(yī)生給治療做的手術。以后張醫(yī)生會定期過來,現(xiàn)在我們歡迎張醫(yī)生。”吳彥超召集學生們靠近以后,介紹張凡給他們。
“你們好。”張凡看著一群小孩子,真不知道說些什么,就簡單的打了個招呼。
小家伙們很熱情,幾乎異口同聲的喊道:“張醫(yī)生好。”練習體育的幾乎性格都很開朗,這可能就是體魄強健的好處。你聽說過那個體育運動員得抑郁癥的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