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經遠幫穆雪卿將一張大號的戰艦藍圖固定在立牌上,立牌就在會議桌前面不遠處,所有人都能清楚看到上面的內容。
云熠看了看時間,見人也都到齊了,便宣布會議開始。
“由海軍部及議會通過,本艦隊未來造艦計劃涵蓋,囊括驅逐艦、巡洋艦以及戰列艦,預計將在未來十年以內完成該計劃,大家可以先看看。”
每個人桌前都擺放著一份《東煌海軍·北洋艦隊造艦計劃書》,一時間所有人都在快速翻看著這份計劃書的內容。
該計劃準備建造十九艘驅逐艦,十艘輕型巡洋艦,四艘重型巡洋艦,兩艘大型巡洋艦(注1),兩艘戰列艦,以及四艘大型艦隊補給輪。
“諸位自然明白海軍建設非可一朝一夕之事,尤其我國海軍發展長期落后其他陣營,雖是如此,但我國也擁有足夠成熟的工業技術,足以在很大程度上自行建造戰艦,我們所欠缺的無非是各種經驗;
我國曾先后向鐵血陣營、皇家陣營、重櫻和白鷹陣營訂購過不同種類戰艦(注2),也算是大體跟在當今主流之中,
且現在又有平、超、揚三艦積累經驗,再加上司令部的支持,我們可以輕易獲得其他陣營海軍的援助,我相信僅于本艦隊而言,要設計并建造出足夠強大的新戰艦問題是不大的!”
現在兩艘超勇級和一艘平遠級已經完成了建造,根據該計劃,這三艘巡洋艦被劃為輕型巡洋艦的類別中,所以接下來的工作便是后續巡洋艦,以及驅逐艦的設計方案的敲定。
“該計劃的第一步,首先是得確保有足夠的力量自衛,也就是說輕型艦艇的設計和建造目前是放在第一位的,今天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確定下一級驅逐艦的設計方案。”云熠將兩份牛皮檔案紙打開,分別從中取出一疊設計簡略圖,然后由幾名水兵上前來分發給在座的所有人。
該圖紙便是北洋艦隊下一批的建造方案,由東煌海軍部造船科根據現役中的丹陽號驅逐艦為藍本進行設計,總共兩個版本,一款側重于雷擊能力,另一款側重于防空火力。
“兩款設計的排水量都是2100噸左右,只是一些略微的區別,第一款裝備兩座雙聯裝128毫米高平兩用炮,三座四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最高航速38節,每艘預估費用在485萬銀幣左右;
第二款裝備五座雙聯裝128毫米高平兩用炮,一座四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最高航速38節,每艘預估費用478萬”穆雪卿補充道。
“設計航速就有這么高嗎?這可是38節,如果開啟引擎過載豈不是有40多節!”超勇有些驚嘆。
“畢竟也是從丹陽號改進來的版本,并且動力系統已經在龍驤級上試驗過了,這級戰艦只會更強!”穆雪卿解釋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