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葉小天站在桌案旁,小心翼翼地操作著。一身黑袍的冬長老站在他旁邊,細聲慢語地向他講解著練蠱的一些注意事項和細節步驟。
蠱術在世人眼中是很玄奧的東西,煉制蠱蟲的方法對不明底細的人來說更是不可思議,因之流傳出了許多匪夷所思的傳說,其實它倒沒有那么詭異離奇,蠱術不是巫術,不是弄只青蛙丟進鍋子、放上兩片羽毛,再擰著蜥蜴向里面滴著血,嘴里念念有詞的,它就有了什么靈異的能力。
蠱更靠譜的說法,應該是一種生物化學的產物。捕捉各種毒蟲,就是采擷原料,用自己的獨門秘術培養蠱蟲,就是煉化、提純與合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程序上一點小小的失誤,合成比例稍有偏差,就有可能功敗垂成。
當然,一些在蠱術上具備極高造詣的蠱術師有時也會有目的的出現偏差,那是為了試驗出具備新的作用的蠱蟲。可是這個過程必須由經驗豐富的練蠱高手施為,一個初入行的學徒是絕不敢胡亂動手的。
因為操作過程偏差,導致成形的蠱蟲死掉那還好,可是一旦真的煉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型蠱蟲,在它出現以前,誰也無法確定它將會是什么樣子,具備什么樣的能力,無法事先做好防護,那就太危險了。
所以,即便有冬長老這樣蠱術造詣深厚的人物在一旁協助、指點,隨時準備出手應對緊急情況。葉小天依舊謹小慎微、全神貫注。
葉小天今天跑來隨冬長老習練蠱術,可不是一時心血來潮,而是因為冬長老就要回山了,葉小天跑來進行“最后一課”,以盡師徒情義。
冬長老隨侍葉小天左右,唯一的任務就是教導葉小天學習蠱術,作為一個純粹的技術型人才,雖然他的視力極差,其實這項使命也能勝任,奈何葉小天選擇了入世這條路。根本沒有時間靜下心來學習。
一晃幾年過去了,葉小天的蠱術水準幾乎沒有什么提高,連半吊子都算不上。上一回衣波佬來探望尊者,回去后向眾長老反饋尊者如今的情況,不可避免地提到了這件事,眾長老大為不滿,所以決定給尊者換一位“傳功長老”。
這位新的“傳功長老”就是在爭奪尊者寶座之戰后,與依波佬一起晉位為新長老的另一個人,他的名字只有一個字:“耶!”自從他升任長老后。尊稱就成了“耶佬!”
葉小天一直沒有認真練習過蠱術,一方面是因為他的事情真的很多,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十丈紅塵對他的吸引力遠比做一個蠱術師要大的多,他寧愿在世俗間做一個小官。也不愿躲進深山,做一個關在“籠子”里的草頭王。
而這次冬長老回山,其實也是出自于葉小天的策劃,自從他決定引導生苗部落走出一條新的發展道路。就已決定利用一切機會,把這些長老們誘引出山,接受世俗社會的熏陶。
千百年來。隨著地方上的不斷開發以及人類社會的不斷融合,苗家原本封閉的社會結構不斷被打破,越來越多的苗家部落脫離了蠱教的控制,令蠱教的領袖們感覺到了危機。
他們應對的辦法,就是在自己周圍扎起樊籬,拒絕自己的人走出來,也拒絕外面的人走進去,從而保持他們的絕對統治,但在葉小天看來,這個舉措或許延續了他們的崩潰,卻不可能避免他們的滅亡。
外界文明的滲透和影響是不可能隔絕的,閉關鎖山早晚還是要被外部世界所侵蝕,到那時這種純粹由信仰形成的統治將分崩離析,那就是一場不可挽回的大災難。
即便他們還能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維持自己的統治,變故不會發生在內部,隨著外部世界的不斷強大,他們也只能變成世人眼中愚昧、落后的一群“原始人”,被先進文明征服。
第(1/3)頁